上市公司报表性资产重组之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1 19:36
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其发展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证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报表性资产重组的大量存在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报表性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上市公司关联方(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财务报表上的账面利润,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这种财务报表的改善来“摘帽”、保配、哄抬股价或者保住上市资格,而不是为了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报表性重组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上市公司将大量的资源用于寻租、美化报表,而不是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报表性重组又直接损害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报表性重组,或是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圈钱,或是在二级市场炒作,这两种行为都以中小股东的损失为代价。报表性资产重组的频繁发生,又诱使一些原本业绩较好、经营正常的上市公司进行报表性重组,久而久之,证券市场上将只剩下绩差公司,证券市场的价值创造功能完全丧失。报表性资产重组的频繁出现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正常的投融资制度,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资产管理...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资产重组的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资产重组理论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
二、西方并购重组理论
三、国内资产重组理论研究评述
第二章 上市公司报表性资产重组概述
第二节 上市公司进行报表性资产重组的直接动因
一、以证券市场圈钱
二、保住上市资格
三、拉抬股价
第三节 报表性资产重组的危害
一、对上市公司的危害
二、对中小股东的危害
三、对证券市场的危害
第四节 上市公司报表性重组的实质
一、报表性资产重组是一种寻租行为
二、寻租与制度安排
第三章 报表性资产重组之博弈分析
第一节 中小股东与上市公司间的博弈分析
一、基本假设及模型
二、模型分析
第二节 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一、基本假设及模型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监管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一、无寻租模型
二、有寻租模型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上退市制度
二、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三、政府行为法制化
四、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证券市场中政府监管的博弈分析[J]. 刘新仕. 中国市场. 2005(50)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监管博弈分析[J]. 杨柏. 管理世界. 2005(08)
[3]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的理论分析[J]. 耿志民. 企业活力. 2005(07)
[4]2004年深市上市公司收购及资产重组情况分析[J]. 沈芸. 证券市场导报. 2005(07)
[5]资产重组的性质与制度的关联性分析[J]. 李善民,于军威,钟良,王德友,周木堂.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06)
[6]完善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思考[J]. 宋煜凯. 理论界. 2005(04)
[7]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 经济研究. 2005(01)
[8]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长期绩效研究[J]. 李善民,王彩萍,曾昭灶,陈玉罡,朱滔. 管理世界. 2004(09)
[9]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J]. 茅羽. 科技和产业. 2004(07)
[10]我国企业上市制度变迁的思考[J]. 任喜萍. 企业活力. 2004(05)
本文编号:2930379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资产重组的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资产重组理论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
二、西方并购重组理论
三、国内资产重组理论研究评述
第二章 上市公司报表性资产重组概述
第二节 上市公司进行报表性资产重组的直接动因
一、以证券市场圈钱
二、保住上市资格
三、拉抬股价
第三节 报表性资产重组的危害
一、对上市公司的危害
二、对中小股东的危害
三、对证券市场的危害
第四节 上市公司报表性重组的实质
一、报表性资产重组是一种寻租行为
二、寻租与制度安排
第三章 报表性资产重组之博弈分析
第一节 中小股东与上市公司间的博弈分析
一、基本假设及模型
二、模型分析
第二节 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一、基本假设及模型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监管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一、无寻租模型
二、有寻租模型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上退市制度
二、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三、政府行为法制化
四、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证券市场中政府监管的博弈分析[J]. 刘新仕. 中国市场. 2005(50)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监管博弈分析[J]. 杨柏. 管理世界. 2005(08)
[3]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的理论分析[J]. 耿志民. 企业活力. 2005(07)
[4]2004年深市上市公司收购及资产重组情况分析[J]. 沈芸. 证券市场导报. 2005(07)
[5]资产重组的性质与制度的关联性分析[J]. 李善民,于军威,钟良,王德友,周木堂.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06)
[6]完善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思考[J]. 宋煜凯. 理论界. 2005(04)
[7]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 经济研究. 2005(01)
[8]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长期绩效研究[J]. 李善民,王彩萍,曾昭灶,陈玉罡,朱滔. 管理世界. 2004(09)
[9]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J]. 茅羽. 科技和产业. 2004(07)
[10]我国企业上市制度变迁的思考[J]. 任喜萍. 企业活力. 2004(05)
本文编号:2930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303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