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16:19
二十世纪末,全球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给会计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经济社会的变动性和风险性要求会计计量的基础从历史成本基础转向更相关的价值计量基础。我国曾经发布过一些要求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会计准则,如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等,但是在2001年修订上述准则时,又取消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完善,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中又广泛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具体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施行)》(以下简称《规定》)也于2006年在上市和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中试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应用中的“一波三折”突现出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陌生和怀疑。然而,目前对公允价值仍存在许多争议和忽视,包括公允价值属性的确切定义、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公允价值适用的条件,等等。本文结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方法、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比较以及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后部分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调节表年报的研究,进而辨证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显得十分有必要。...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2.1 理论基础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 会计计量概述
2.1 计量的概述
2.1.1 计量的由来
2.1.2 计量在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性
2.2 会计计量的定义
2.3 会计计量属性的概述
2.3.1 五种计量属性
2.3.2 公允价值与其他传统计量属性的关系
3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内外形成及发展的历程
3.1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外形成的背景及历程
3.1.1 国外公允价值观念产生的背景
3.1.2 国外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程
3.2 公允价值观念在国内形成的背景及历程
3.3 公允价值在国内外应用环境差异分析
4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理论透视
4.1 公允价值的内涵和实质分析
4.1.1 公允价值的内涵
4.1.2 公允价值的哲学分析
4.2 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前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4.3 公允价值在我国推广运用的理论基础
4.3.1 企业的资本保全观
4.3.2 决策有用观
5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
5.1 估计技术
5.2 现值技术
5.2.1 估计公允价值
5.2.2 现值与公允价值
5.2.3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公允价值
6 公允价值在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调节表中的运用
6.1 2006 年年报中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调节表
6.2 四项与公允价值密切相关的财务指标分析
6.2.1 四项指标呈平稳态势的公司财务分析
6.2.2 四项指标呈下降态势的公司财务分析
6.2.3 四项指标呈上升态势的公司财务分析
7 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与建议
7.1 公允价值运用的意义
7.1.1 标志着会计理论由收益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
7.1.2 标志着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实质性一步
7.1.3 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
7.2 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展望和建议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看待公允价值走进新会计准则[J]. 魏晶晶,王文华.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7(03)
[2]公允价值的回归——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重新应用[J]. 王鹏. 时代金融. 2007(02)
[3]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借鉴[J]. 邹小平,吕跃金. 会计师. 2006(11)
[4]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文献综述[J]. 翁守明.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8)
[5]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J]. 于朱婧.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6(08)
[6]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J]. 吴丽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15)
[7]公允价值模式有关问题研究[J]. 刘冬,孔小文.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07)
[8]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解析[J]. 高垚,鄢宇. 财会月刊. 2006(20)
[9]溯源追本:关于公允价值[J]. 项文彪. 当代财经. 2006(07)
[10]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J]. 毛志宏,张星明,马玉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6(07)
本文编号:2937996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2.1 理论基础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 会计计量概述
2.1 计量的概述
2.1.1 计量的由来
2.1.2 计量在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性
2.2 会计计量的定义
2.3 会计计量属性的概述
2.3.1 五种计量属性
2.3.2 公允价值与其他传统计量属性的关系
3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内外形成及发展的历程
3.1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外形成的背景及历程
3.1.1 国外公允价值观念产生的背景
3.1.2 国外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程
3.2 公允价值观念在国内形成的背景及历程
3.3 公允价值在国内外应用环境差异分析
4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理论透视
4.1 公允价值的内涵和实质分析
4.1.1 公允价值的内涵
4.1.2 公允价值的哲学分析
4.2 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前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4.3 公允价值在我国推广运用的理论基础
4.3.1 企业的资本保全观
4.3.2 决策有用观
5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
5.1 估计技术
5.2 现值技术
5.2.1 估计公允价值
5.2.2 现值与公允价值
5.2.3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公允价值
6 公允价值在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调节表中的运用
6.1 2006 年年报中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调节表
6.2 四项与公允价值密切相关的财务指标分析
6.2.1 四项指标呈平稳态势的公司财务分析
6.2.2 四项指标呈下降态势的公司财务分析
6.2.3 四项指标呈上升态势的公司财务分析
7 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与建议
7.1 公允价值运用的意义
7.1.1 标志着会计理论由收益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
7.1.2 标志着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实质性一步
7.1.3 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
7.2 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展望和建议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看待公允价值走进新会计准则[J]. 魏晶晶,王文华.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7(03)
[2]公允价值的回归——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重新应用[J]. 王鹏. 时代金融. 2007(02)
[3]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借鉴[J]. 邹小平,吕跃金. 会计师. 2006(11)
[4]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文献综述[J]. 翁守明.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8)
[5]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J]. 于朱婧.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6(08)
[6]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J]. 吴丽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15)
[7]公允价值模式有关问题研究[J]. 刘冬,孔小文.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07)
[8]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解析[J]. 高垚,鄢宇. 财会月刊. 2006(20)
[9]溯源追本:关于公允价值[J]. 项文彪. 当代财经. 2006(07)
[10]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J]. 毛志宏,张星明,马玉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6(07)
本文编号:2937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379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