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员工持股计划与薪酬粘性差距

发布时间:2020-12-27 17:13
  本文以2011-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员工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粘性与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显著增强了我国上市公司员工薪酬-业绩敏感性与薪酬粘性,显著缩小了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高管权力较弱或成长性较低的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会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有效缓解了公司内部薪酬分配规则的不公平问题,支持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心理所有权理论,员工持股计划促进了员工的股东身份认同感,增强了员工在薪酬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实现了员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争取"的角色转变,从而减少高管自利操纵行为,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 

【文章来源】:会计研究. 2019年08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员工持股计划与薪酬粘性差距


假说1理论分析框架

假说,员工持股计划,薪酬分配,薪酬


欢?邮?”到“主动争取”的角色转变,有效缓解了公司内部薪酬分配规则的不公平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说2和假说3:假说2: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的员工薪酬粘性会更强,即员工持股计划显著增强了员工的薪酬粘性,改善了员工在薪酬分配中的被动状态。假说3: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的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显著下降,即员工持股计划显著缩小了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有效缓解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薪酬分配规则的不公平问题。图2假说2、3的理论分析框架三、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并根据以下标准对初始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金融行业样本。(2)剔除ST和*ST等处于非正常交易状态的样本。(3)剔除交叉上市的样本,原因在于该类公司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与一般A股公司不同(赵刚等,2017)。(4)张宗益和黄新建(2003)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当年会进行较大程度的盈余管理活动,故剔除当年IPO的样本。(5)方军雄(2009)认为亏损公75②心理所有权,是所有者基于正式所有权衍生出来的对所有物的一种心理上的占有感,当所有者融入到所有权体验中会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和行为结果。其核心是主体的占有欲和主体与客体的心理联系(Pierce等,1991,2001)。在本文是指员工对自身股东身份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J]. 周冬华,黄佳,赵玉洁.  会计研究. 2019(03)
[2]员工持股计划与财务信息质量[J]. 陈大鹏,施新政,陆瑶,李卓.  南开管理评论. 2019(01)
[3]员工持股计划中的高管认购行为、业绩操纵与审计监督[J]. 戴璐,林黛西.  审计研究. 2018(06)
[4]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经营绩效:激励相容还是激励不足[J]. 沈红波,华凌昊,许基集.  管理世界. 2018(11)
[5]规则公平与员工效率——基于高管和员工薪酬粘性差距的研究[J]. 雷宇,郭剑花.  管理世界. 2017(01)
[6]高管与员工:激励有效性之比较与互动[J]. 陈冬华,范从来,沈永建.  管理世界. 2015(05)
[7]企业创新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J]. 卢锐.  会计研究. 2014(10)
[8]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胡亚权,周宏.  会计研究. 2012(05)
[9]高管权力与企业薪酬变动的非对称性[J]. 方军雄.  经济研究. 2011(04)



本文编号:2942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42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5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