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分析及中国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02:17
本文选择了一个全新视角,从金融工程学原理出发,考察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的工程性和结构性,得出结论,金融工程技术是资产证券化得以实现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并由此总结出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所在,这正是本文创新之处。文章第二部分详细解读了资产证券化的结构,介绍所有参与机构及其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将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四大核心原理,在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结构的构筑对于资产证券化和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意义,文章从宏观和微观量方面予以分析,这是文章最核心的部分。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第3 章对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资产证券化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总结出现实中国最可借鉴的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接着本文第4 章从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分析中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现状,突出资产证券化结构搭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全面开展资产证券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结构的搭建,以及搭建结构的各项准备和对策,包括SPV 的设置、货币市场的准备、债券市场的准备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等。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资产证券化的运行原理与本质
1.1 金融工程的核心原理与资产证券化
1.2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
第2章 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分解
2.1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2.2 资产证券化结构的脉络——四大基本原理
2.3 资产证券化结构的重要性分析
第3章 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分析与经验借鉴
3.1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完全政府信用)
3.2 加拿大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准政府信用)
3.3 欧洲的资产证券化实践(非政府信用)
3.4 中国可借鉴经验
第4章 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性要求及其策略研究
4.1 金融改革和创新战略性的要求
4.2 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产证券化:未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思路[J]. 艾毓斌. 中国金融. 2004(08)
[2]资产证券化实施的基础条件探讨[J]. 郭根龙. 生产力研究. 2003(05)
[3]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是建设高效的金融市场[J]. 庞继英. 中国金融. 2003(20)
[4]论资产证券化与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J]. 刘鹭. 苏州大学学报. 2003(02)
[5]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启发与我国的制度安排[J]. 任志华,王俊寿.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2952451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资产证券化的运行原理与本质
1.1 金融工程的核心原理与资产证券化
1.2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
第2章 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分解
2.1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2.2 资产证券化结构的脉络——四大基本原理
2.3 资产证券化结构的重要性分析
第3章 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分析与经验借鉴
3.1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完全政府信用)
3.2 加拿大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准政府信用)
3.3 欧洲的资产证券化实践(非政府信用)
3.4 中国可借鉴经验
第4章 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性要求及其策略研究
4.1 金融改革和创新战略性的要求
4.2 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产证券化:未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思路[J]. 艾毓斌. 中国金融. 2004(08)
[2]资产证券化实施的基础条件探讨[J]. 郭根龙. 生产力研究. 2003(05)
[3]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是建设高效的金融市场[J]. 庞继英. 中国金融. 2003(20)
[4]论资产证券化与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J]. 刘鹭. 苏州大学学报. 2003(02)
[5]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启发与我国的制度安排[J]. 任志华,王俊寿.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2952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524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