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00:24
中国证券市场是年轻的,而作为其中的机构投资者,其成长历史则更为短暂。从国内短期效应来看,机构投资者被看作是市场投机的始作俑者,往往是管理层监管和查处的主要对象;而从世界长期效应来看,机构投资者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证券市场正是由于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才发挥着“价格发现”、“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其实这种宏观效应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也已开始逐步显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已经初步证明了这一点。事实将证明:机构投资者的规范、壮大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必要条件。本篇论文运用实证的方法,深入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现状和行为特征,以及其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其提供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途径参考。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中介绍了机构投资者的定义、分类以及成熟的证券投资理论和策略;并以机构投资者区别于个人投资者的经济学意义确立了其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现实价值。第三章一方面通过将中国机构投资者总体的发展概况与成熟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进行纵向对比,找出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差距,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建议;另一方面,又将中国证券市场上各种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机构投资者概述
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概念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的分类
一、 养老基金
二、 保险基金
三、 共同基金
四、 其他机构投资者
第三节 机构投资者的经济学意义
一、 财务管理的相对优势
二、 信息效率的相对优势
三、 理性投资的制度保证
四、 对监管制度的影响
五、 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论及策略
第一节 证券投资理论
一、 有效市场理论(EMH)
二、 组合投资理论(PT)
三、 随机漫步理论(RANDOM WALK)
第二节 证券投资策略
一、 积极投资策略
二、 消极投资策略
三、 两种策略比较
第三章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第一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一、 证券投资基金
二、 证券公司
三、 保险公司
四、 社会保障基金
五、 QFII(QUALIFY FOREIGN INVESTMENT INSTITUTION)
第二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共同特征
一、 新兴市场的特征
二、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共同特征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个性化特征
一、 证券投资基金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二、 私募基金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三、 综合性证券公司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四、 保险基金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五、 社会保障基金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六、 QFII(QUALIFY FOREIGN INVESTMENT INSTITUTION)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第四章 中国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影响
第一节 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 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加市场容量
二、 引导投资理念、完善市场结构和功能
三、 改善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二节 国内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 引导投资理念
二、 提供扩容资金
三、 促进金融创新
四、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五、 “搏弈”中推动监管水平
第五章 完善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思考
一、 质量与数量并重
(一) 公益基金
(二) 私募基金
(三) 海外基金
二、 监管和创新并重
(一) 监管本身的规范
(二) 资本衍生产品的适度性
三、 战略和战术并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之间的联盟分析[J]. 吕安洪. 当代经济科学. 2001(01)
[2]证券市场向保险资金敞开大门[J]. 杨欢. 当代经理人. 2000(S1)
[3]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目标的实证研究[J]. 庄序莹.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02)
[4]技术交易系统与我国股市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 魏玉根. 经济科学. 2000(02)
[5]加入WTO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 刘华,崔亚峰. 投资研究. 2000(04)
[6]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取向初探[J]. 周伟.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03)
[7]金融衍生产品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J]. 李启亚. 经济研究. 2000(02)
[8]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 吴世农. 经济研究. 1996(04)
[9]上海股市市场有效实证研究[J]. 宋颂兴,金伟根. 经济学家. 1995(04)
本文编号:2952277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机构投资者概述
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概念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的分类
一、 养老基金
二、 保险基金
三、 共同基金
四、 其他机构投资者
第三节 机构投资者的经济学意义
一、 财务管理的相对优势
二、 信息效率的相对优势
三、 理性投资的制度保证
四、 对监管制度的影响
五、 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论及策略
第一节 证券投资理论
一、 有效市场理论(EMH)
二、 组合投资理论(PT)
三、 随机漫步理论(RANDOM WALK)
第二节 证券投资策略
一、 积极投资策略
二、 消极投资策略
三、 两种策略比较
第三章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第一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一、 证券投资基金
二、 证券公司
三、 保险公司
四、 社会保障基金
五、 QFII(QUALIFY FOREIGN INVESTMENT INSTITUTION)
第二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共同特征
一、 新兴市场的特征
二、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共同特征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个性化特征
一、 证券投资基金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二、 私募基金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三、 综合性证券公司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四、 保险基金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五、 社会保障基金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六、 QFII(QUALIFY FOREIGN INVESTMENT INSTITUTION)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第四章 中国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影响
第一节 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 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加市场容量
二、 引导投资理念、完善市场结构和功能
三、 改善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二节 国内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 引导投资理念
二、 提供扩容资金
三、 促进金融创新
四、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五、 “搏弈”中推动监管水平
第五章 完善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思考
一、 质量与数量并重
(一) 公益基金
(二) 私募基金
(三) 海外基金
二、 监管和创新并重
(一) 监管本身的规范
(二) 资本衍生产品的适度性
三、 战略和战术并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之间的联盟分析[J]. 吕安洪. 当代经济科学. 2001(01)
[2]证券市场向保险资金敞开大门[J]. 杨欢. 当代经理人. 2000(S1)
[3]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目标的实证研究[J]. 庄序莹.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02)
[4]技术交易系统与我国股市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 魏玉根. 经济科学. 2000(02)
[5]加入WTO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 刘华,崔亚峰. 投资研究. 2000(04)
[6]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取向初探[J]. 周伟.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03)
[7]金融衍生产品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J]. 李启亚. 经济研究. 2000(02)
[8]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 吴世农. 经济研究. 1996(04)
[9]上海股市市场有效实证研究[J]. 宋颂兴,金伟根. 经济学家. 1995(04)
本文编号:2952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522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