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23:23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其动因和手段、研究其防范和治理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在从会计学、公司治理结构、政策因素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基础上,结合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借助于相关案例,剖析了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及各种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必然对上市公司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从抑制关联方操纵、压缩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等方面阐述了新准则对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虽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很难做到根除,但依然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有效措施而将其危害性限制在最小范围。为此,从加快监管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加大外部审计力度诸方面对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参考,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综述
    2.1 盈余管理的概念
        2.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2.1.2 国内学者的观点
    2.2 盈余管理的特征
        2.2.1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2.2.2 不同模式盈余管理的特征
    2.3 盈余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2.3.2 国内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第3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3.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3.1.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动机
        3.1.2 配股动机
        3.1.3 维持上市资格动机
        3.1.4 税收动机
        3.1.5 市场动机
        3.1.6 债务契约动机
        3.1.7 管理回报动机
    3.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多视角分析
        3.2.1 盈余管理动因的会计学分析
        3.2.2 盈余管理动因的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3.2.3 盈余管理动因的政策因素分析
        3.2.4 盈余管理动因的审计因素分析
第4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4.1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4.1.1 关联购销
        4.1.2 费用负担转嫁
        4.1.3 租赁经营
        4.1.4 资产转让
        4.1.5 托管经营
    4.2 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4.2.1 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4.2.2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
        4.2.3 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
        4.2.4 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
        4.2.5 利用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变更
    4.3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4.4 利用收入的确认进行盈余管理
        4.4.1 提前确认收入或虚增收入
        4.4.2 递延确认收入
        4.4.3 创造收入事项
    4.5 利用费用的确认进行盈余管理
    4.6 利用巨额冲销进行盈余管理
第5章 新会计准则对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5.1 压缩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5.1.1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革
        5.1.2 取消资产减值损失转回
    5.2 抑制关联方操纵
        5.2.1 加大对关联交易的披露
        5.2.2 变革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5.2.3 扩大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5.3 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5.4 对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5.5 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将推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第6章 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6.1 改革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6.1.1 加快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
        6.1.2 进一步完善配股政策
        6.1.3 改进退市制度
        6.1.4 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
    6.2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压缩盈余管理空间
        6.2.1 改革现有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6.2.2 建立会计准则评估制度
        6.2.3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准则质量
        6.2.4 推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并重机制
    6.3 加强外部审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
        6.3.1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6.3.2 改革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模式,提高其执业水平
        6.3.3 加大外部审计机构的法律风险
        6.3.4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
        6.3.5 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谨慎,关注重点审计事项
    6.4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削弱盈余管理的动机
        6.4.1 必须进行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
        6.4.2 解决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和行权机制问题
        6.4.3 完善管理者业绩评价体系和报酬激励制度
        6.4.4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6.5 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事后监督,加大惩罚力度
        6.5.1 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
        6.5.2 加强司法监督
        6.5.3 加强行政监督
    6.6 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行政干预
    6.7 防范上市公司利用新会计准则的某些修订进行盈余管理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J]. 袁晃.  事业财会. 2007(01)
[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因[J]. 张楠楠,叶玉华.  会计之友(上). 2007(01)
[3]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 邰永新.  会计之友. 2006(12)
[4]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J]. 王海东.  会计之友. 2006(10)
[5]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 孙沙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17)
[6]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分析[J]. 李吉栋,马胜祥.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7)
[7]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对策[J]. 王义秋,赵祥静.  财会月刊. 2006(21)
[8]新会计审计准则对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J]. 陆娅琳,周悦.  山东纺织经济. 2006(04)
[9]新会计准则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J]. 罗绍德,蔡奋.  财会月刊. 2006(19)
[10]新会计准则若干新规定对企业利润的影响[J]. 陈华亭,包全永.  对外经贸财会. 2006(05)



本文编号:2955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55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