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05:38
大额支付系统是现代金融市场基础建设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大额支付系统安全、有效的运作不仅会影响到它直接服务的市场,还会作用于一个国家整个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从1991年开始规划建设我国自己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该系统将于2005年6月覆盖全国。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在清算模式、金融风险控制、技术保障等许多方面已经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建设在制度、效率、成本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只有尽早与国际接轨,才能逐步实现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本文从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角度对我国大额支付系统的建设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从简单到复杂的三种大额支付系统数学模型,对不同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社会成本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没有哪一种模式的大额支付系统对于某种情况是最好的。本文通过介绍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历史沿革并比较国外主要不同模式大额支付系统的运作情况,认为不止一种的大额支付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一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满足市场和客户的不同类型需求。本文在介绍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对完善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模...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对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研究及不足
1.3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架构
第2章 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2.1 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历史演变
2.2 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流动性分析
2.3 大额支付系统的社会成本分析
2.3.1 非连续交易模型的社会成本
2.3.2 连续交易模型的社会成本
2.3.3 考虑流动性成本模型社会成本
2.2.4 社会成本分析的局限性
第3章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现状分析
3.1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发展历程
3.2 目前我国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简介
3.2.1 我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构成和参与者
3.2.2 我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3.2.3 我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风险控制
3.2.4 我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功能
3.3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1 我国支付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3.3.2 账户管理过于分散
3.3.3 收费与国外相比明显偏高
3.3.4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与商业银行的联行系统存在竞争
3.3.5 关系有待理顺
3.3.6 运行主体单一
3.3.7 监管力度较弱
第4章 国外大额支付系统不同模式比较
4.1 瑞士跨行清算系统(SIC)
4.1.1 瑞士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
4.1.2 收费策略
4.1.3 风险管理策略
4.2 美国联储资金转账系统(FEDWIRE)
4.2.1 联储资金转账系统的运行
4.2.2 收费策略
4.2.3 风险管理策略
4.3 纽约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CHIPS)
4.3.1 纽约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的运行
4.3.2 收费策略
4.3.3 风险管理策略
4.4 三种支付系统模式的比较
4.5 对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模式建设的启示
第5章 完善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几点建议
5.1 尽早制定我国自己的《支付法》
5.1.1 确定《支付法》的适用范围
5.1.2 规范支付行为中各当事方的权利和义务
5.2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账户应尽早实现合并和集中
5.3 降低商业银行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费用
5.4 允许成立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非盈利或盈利性的清算组织
5.4.1 实行会员准入制
5.4.2 加强信息的披露
5.5 重视大额支付系统流动性最优化的建设
5.6 构建有序竞争的多模式大额支付系统体系
5.7 加强中央银行对大额支付系统的监管
5.7.1 制定明确的监督目标
5.7.2 注重对国际标准和原则的借鉴和利用
5.7.3 完善支付监管制度
5.7.4 创新大额支付体系监督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2960024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对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研究及不足
1.3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架构
第2章 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2.1 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历史演变
2.2 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流动性分析
2.3 大额支付系统的社会成本分析
2.3.1 非连续交易模型的社会成本
2.3.2 连续交易模型的社会成本
2.3.3 考虑流动性成本模型社会成本
2.2.4 社会成本分析的局限性
第3章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现状分析
3.1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发展历程
3.2 目前我国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简介
3.2.1 我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构成和参与者
3.2.2 我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3.2.3 我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风险控制
3.2.4 我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功能
3.3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1 我国支付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3.3.2 账户管理过于分散
3.3.3 收费与国外相比明显偏高
3.3.4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与商业银行的联行系统存在竞争
3.3.5 关系有待理顺
3.3.6 运行主体单一
3.3.7 监管力度较弱
第4章 国外大额支付系统不同模式比较
4.1 瑞士跨行清算系统(SIC)
4.1.1 瑞士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
4.1.2 收费策略
4.1.3 风险管理策略
4.2 美国联储资金转账系统(FEDWIRE)
4.2.1 联储资金转账系统的运行
4.2.2 收费策略
4.2.3 风险管理策略
4.3 纽约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CHIPS)
4.3.1 纽约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的运行
4.3.2 收费策略
4.3.3 风险管理策略
4.4 三种支付系统模式的比较
4.5 对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模式建设的启示
第5章 完善我国大额支付系统模式的几点建议
5.1 尽早制定我国自己的《支付法》
5.1.1 确定《支付法》的适用范围
5.1.2 规范支付行为中各当事方的权利和义务
5.2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账户应尽早实现合并和集中
5.3 降低商业银行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费用
5.4 允许成立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非盈利或盈利性的清算组织
5.4.1 实行会员准入制
5.4.2 加强信息的披露
5.5 重视大额支付系统流动性最优化的建设
5.6 构建有序竞争的多模式大额支付系统体系
5.7 加强中央银行对大额支付系统的监管
5.7.1 制定明确的监督目标
5.7.2 注重对国际标准和原则的借鉴和利用
5.7.3 完善支付监管制度
5.7.4 创新大额支付体系监督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2960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600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