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体系与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

发布时间:2021-01-23 02:50
  2008年伊始,法国兴业银行就爆出因欧股期货使其蒙受约50亿欧元的损失,究其原因是其交易员盗用客户账户进行虚假交易长达一年之久,非法投资股指期货总计达500亿欧元,是由衍生金融工具引发的又一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危机。从十几年前“巴林”银行因为投机衍生金融工具,遭受的14亿美元的巨亏,一夜之间宣告倒闭,到“兴业”银行的50亿欧元巨损,十年来一次又一次,因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失败引发银行危机,进而使全球金融体系剧烈动荡的事件此起彼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衍生金融工具最初是为规避金融市场因价格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而生,但由于衍生性金融市场上有着不同的参与者和不同的风险态度,投机成为不可避免的交易行为。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使用,又产生新的风险,在交易过程中还将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体现出衍生金融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交易的一方有可能利用自己拥有的信息优势去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失败事件的发生,在相当程度上归咎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需要高质量的信息,完善的信息体系是防范衍生金融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风险的主要保障。据统计,至少70%的...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2.1 选取高质量会计信息对风险管理的贡献为研究视角
        1.2.2 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起点
        1.2.3 主要讨论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研究的需要
        1.3.2 实践研究的需要
    1.4 文献回顾与评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4.3 研究现状的评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
2. 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动因研究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界定
        2.1.1 概念抽象法定义——来自金融界的界定
        2.1.2 特征限定法定义——来自会计界的界定
        2.1.3 定义的特征要素分析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种类
        2.2.1 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品种
        2.2.2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种类
    2.3 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动因的基础理论
        2.3.1 有效市场假说
        2.3.2 MM 理论
        2.3.3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理论
    2.4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动因
        2.4.1 相关文献回顾和研究综述
        2.4.2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经济分析
3.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研究
    3.1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发展现状
        3.1.1 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角色
        3.1.2 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发展现状
        3.1.3 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发展
    3.2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风险
        3.2.1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风险研究基本理论
        3.2.2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风险实证
    3.3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对会计监管制度安排的需求
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基本框架研究
    4.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4.1.1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假设
        4.1.2 制度的内涵与构成
        4.1.3 制度起源与制度功能
        4.1.4 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
        4.1.5 制度、组织与博弈
        4.1.6 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
    4.2 会计监管体系的一般构建
        4.2.1 会计监管的本质
        4.2.2 会计监管体系的内容
        4.2.3 会计监管体系构建的主要模式
        4.2.4 会计监管与会计信息供给质量的博弈分析
    4.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制度设计
        4.3.1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制度安排的缘起
        4.3.2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制度安排
        4.3.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制度安排的有效边界
5.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体系研究
    5.1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体系安排
        5.1.1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现状
        5.1.2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体系的具体构建
        5.1.3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模式的选择
        5.1.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组织体系
        5.1.5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法规体系
    5.2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实务与典型案例研究
        5.2.1 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业务操作现状
        5.2.2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会计监管组织构架
        5.2.3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操作与会计控制流程再造
        5.2.4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运用
        5.2.5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检查
        5.2.6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工作差错的问责制
6.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制度变迁研究
    6.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制度变迁
        6.1.1 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度变迁
        6.1.2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制度变迁
    6.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6.2.1 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
        6.2.2 对会计核算实务的影响
        6.2.3 对金融统计的影响
        6.2.4 对信息披露的影响
        6.2.5 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7、XBRL 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的应用展望
    7.1 XBRL 报告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价值优势
        7.1.1 基于事项法会计的XBRL 报告
        7.1.2 XBRL 语言的技术特点
        7.1.3 XBRL 财务报告的流程透视
        7.1.4 XBRL 报告优势研究综述
        7.1.5 衍生金融工具信息XBRL 披露的效果展望
    7.2 XBRL 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应用的探讨
        7.2.1 XBRL 财务报告的研究进展
        7.2.2 目前XBRL 财务报告在监管中的应用
        7.2.3 衍生金融工具XBRL 报告在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的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探究——基于风险管理视角[J]. 马颖,吴大器.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3)
[2]中国金融衍生品问题研究[J]. 成思危.  中国流通经济. 2007(12)
[3]XBRL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 张天西,高锦萍.  当代财经. 2007(06)
[4]共同知识价值视角透视长安福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J]. 马颖.  商场现代化. 2007(13)
[5]会计信息、准则制定与会计监管——基于公共产品观的分析[J]. 涂建明.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2)
[6]制度伦理与内部控制制度[J]. 马颖.  会计之友(中). 2007(01)
[7]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J]. 杜兴强,温日光.  财经研究. 2007(01)
[8]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的分析框架与体制构造[J]. 王竹泉.  会计研究. 2006(09)
[9]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 葛家澍,徐跃.  会计研究. 2006(09)
[10]中国XBRL研讨会综述[J]. 杨周南,吴沁红,续慧泓.  会计研究. 2006(08)

博士论文
[1]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实时披露与预警研究[D]. 黄颖利.东北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4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94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5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