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绩效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19:02
证券组合投资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在风险环境下对资源进行分配与利用。证券投资组合绩效评估理论则是针对投资组合的实际运作成果进行评估,是证券组合投资理论重要的应用部分,在业界主要应用在基金绩效的评价方面。本文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与创新。 CAPM模型、APT理论以及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等每个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资产价格的变化过程。本文则从考虑证券市场主力—机构投资者的目标:追踪指数着手,以市场均衡理论解释了多因素定价模型。通过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基于投资机构行为的定价因子的存在。采用实证检验通过的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和在熊市采用了五因素模型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绩效评价。并用多因素模型和单因素模型计算的超额收益采用横截面回归的方法,对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短期业绩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多因素模型在显著性和因素置信度都优于单因素Jensen模型。 从机构投资者的目标行为:追踪指数分析着手,这种行为方式近似于经典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利用大偏差原理估...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金融定价理论研究的评述
1.1.2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
1.1.3 证券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
1.2 本文研究动因
1.3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本文创新期望
1.3.1 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文的创新期望
第2章 追踪参考证券的单期均衡定价模型
2.1 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行为
2.1.1 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影响力渐现
2.1.2 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行为偏好
2.2 多因素定价模型
2.2.1 均值方差模型(MV)和追踪误差模型(TEV)
2.2.2 资本市场均衡
2.3 实证分析
2.3.1 样本描述
2.3.2 检验方法
2.3.3 实证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单期均衡定价模型修正与绩效评价
3.1 传统投资组合绩效评价模型
3.1.1 Sharpe指数
3.1.2 Jensen α指数
3.2 业绩持续性比较分析
3.2.1 分析方法
3.3 业绩与持续性实证
3.3.1 样本来源及研究方法
3.3.2 实证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追踪参考证券的速率函数绩效评价
4.1 简化模型的分析
4.1.1 投资期分析
4.1.2 典型值与偏差
4.2 投资人行为分析
4.2.1 投资者行为假设
4.2.2 投资者行为与期望效用最大化
4.3 投资组合绩效评价指标
4.3.1 速率函数I的理论分析
4.3.2 投资绩效指标的参数θ的分析
4.4 实证分析
4.4.1 样本来源及研究方法
4.4.2 实证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绩效时变特征的条件性参数检验
5.1 计量经济学条件性检验方法
5.1.1 估计方法和检验构造
5.1.2 条件信息变量
5.2 条件方法参数检验
5.2.1 条件绩效评价模型
5.2.2 条件择时评价模型
5.3 实证分析
5.3.1 样本选择
5.3.2 实证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绩效时变特征的条件性非参数检验
6.1 随机折扣因子的绩效评价方法
6.1.1 随机折扣因子的经济学解释
6.1.2 随机折扣因子的绩效评价原理
6.2 实证分析
6.2.1 样本选择
6.2.2 实证结果
6.3 小结
第7章 动态交易策略的信息量绩效衡量与综合分析
7.1 信息量指标:相对熵
7.2 信息量指标和常用模型的联系
7.2.1 信息量指标与随机折扣因子
7.2.2 信息量指标与其它常用方法
7.3 实证分析
7.3.1 样本来源及研究方法
7.3.2 实证结果
7.4 综合分析
7.4.1 指标构建
7.4.2 主成分分析
7.5 小结
结论与后续拓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及其应用[J]. 蔡坚学,邱菀华.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2)
[2]股市价格动量与交易量关系:中国的经验研究与国际比较[J]. 朱战宇,吴冲锋,王承炜.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02)
[3]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回归实证[J]. 吴启芳,陈收,雷辉. 系统工程. 2003(01)
[4]EaR风险度量与动态投资决策[J]. 李仲飞,汪寿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01)
[5]中国股票市场Beta和收益关系的实证分析[J]. 郭多祚,徐占东. 财经问题研究. 2002(11)
[6]中国股市价格—交易量的线性及非线性因果关系研究[J]. 王承炜,吴冲锋. 管理科学学报. 2002(04)
[7]基金绩效评估中的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J]. 吴启芳,陈收,杨宽,张汉江. 预测. 2002(03)
[8]β值和帐面/市值比与股票收益关系的实证研究[J]. 朱宝宪,何治国. 金融研究. 2002(04)
[9]交易量和交易量驱动的股价动力学分析方法[J]. 吴冲锋,王承炜,吴文锋. 管理科学学报. 2002(01)
[10]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能否战胜市场?[J]. 张新,杜书明. 金融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3036795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金融定价理论研究的评述
1.1.2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
1.1.3 证券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
1.2 本文研究动因
1.3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本文创新期望
1.3.1 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文的创新期望
第2章 追踪参考证券的单期均衡定价模型
2.1 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行为
2.1.1 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影响力渐现
2.1.2 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行为偏好
2.2 多因素定价模型
2.2.1 均值方差模型(MV)和追踪误差模型(TEV)
2.2.2 资本市场均衡
2.3 实证分析
2.3.1 样本描述
2.3.2 检验方法
2.3.3 实证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单期均衡定价模型修正与绩效评价
3.1 传统投资组合绩效评价模型
3.1.1 Sharpe指数
3.1.2 Jensen α指数
3.2 业绩持续性比较分析
3.2.1 分析方法
3.3 业绩与持续性实证
3.3.1 样本来源及研究方法
3.3.2 实证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追踪参考证券的速率函数绩效评价
4.1 简化模型的分析
4.1.1 投资期分析
4.1.2 典型值与偏差
4.2 投资人行为分析
4.2.1 投资者行为假设
4.2.2 投资者行为与期望效用最大化
4.3 投资组合绩效评价指标
4.3.1 速率函数I的理论分析
4.3.2 投资绩效指标的参数θ的分析
4.4 实证分析
4.4.1 样本来源及研究方法
4.4.2 实证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绩效时变特征的条件性参数检验
5.1 计量经济学条件性检验方法
5.1.1 估计方法和检验构造
5.1.2 条件信息变量
5.2 条件方法参数检验
5.2.1 条件绩效评价模型
5.2.2 条件择时评价模型
5.3 实证分析
5.3.1 样本选择
5.3.2 实证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绩效时变特征的条件性非参数检验
6.1 随机折扣因子的绩效评价方法
6.1.1 随机折扣因子的经济学解释
6.1.2 随机折扣因子的绩效评价原理
6.2 实证分析
6.2.1 样本选择
6.2.2 实证结果
6.3 小结
第7章 动态交易策略的信息量绩效衡量与综合分析
7.1 信息量指标:相对熵
7.2 信息量指标和常用模型的联系
7.2.1 信息量指标与随机折扣因子
7.2.2 信息量指标与其它常用方法
7.3 实证分析
7.3.1 样本来源及研究方法
7.3.2 实证结果
7.4 综合分析
7.4.1 指标构建
7.4.2 主成分分析
7.5 小结
结论与后续拓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及其应用[J]. 蔡坚学,邱菀华.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2)
[2]股市价格动量与交易量关系:中国的经验研究与国际比较[J]. 朱战宇,吴冲锋,王承炜.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02)
[3]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回归实证[J]. 吴启芳,陈收,雷辉. 系统工程. 2003(01)
[4]EaR风险度量与动态投资决策[J]. 李仲飞,汪寿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01)
[5]中国股票市场Beta和收益关系的实证分析[J]. 郭多祚,徐占东. 财经问题研究. 2002(11)
[6]中国股市价格—交易量的线性及非线性因果关系研究[J]. 王承炜,吴冲锋. 管理科学学报. 2002(04)
[7]基金绩效评估中的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J]. 吴启芳,陈收,杨宽,张汉江. 预测. 2002(03)
[8]β值和帐面/市值比与股票收益关系的实证研究[J]. 朱宝宪,何治国. 金融研究. 2002(04)
[9]交易量和交易量驱动的股价动力学分析方法[J]. 吴冲锋,王承炜,吴文锋. 管理科学学报. 2002(01)
[10]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能否战胜市场?[J]. 张新,杜书明. 金融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3036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0367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