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22:32
  本文围绕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为什么更为严重这一问题,沿着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和开放经济层面的思路展开论述。全文除绪论共7章。第二章是金融脆弱性理论综述。首先对金融脆弱性的一般理论进行了综述,作为本文展开的逻辑起点。其次对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更为严重的分析进行了综述,作为本文起步的基础,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第三是对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新进展的追踪,对以资产负债表为视角的分析进行综述。第三章是基于微观视角的金融脆弱性分析,本部分应用了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方法,分析新兴市场银行和企业的期限错配与货币错配。新兴市场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研究银行的脆弱性也就抓住了金融脆弱性的关键。首先对银行的脆弱性的根源,即期限错配与货币错配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企业和银行信贷链的关联,对企业融资中的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加剧银行脆弱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新兴市场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产生及恶化的原因进行探究。第四章是基于宏观视角的金融脆弱性分析,本部分集中分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挑战。首先分析了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变动的关联,分析资产价格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然...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研究


金融总量结构比较

金融公司,银行体系,银行,东亚


资料来源:Alba et al.(1998) 。图 3.1 东亚五国银行体系外汇风险暴露表 3.5 银行和金融公司的外汇风险暴露(%)对外负债/M2 对外负债/资产1990 1994 1996 1990 1992—96 1996印尼 1.2 7.0 3.2 108.0 193.0 143.0韩国 4.4 8.3 14.1 140.0 149.0 174.0泰国 6.1 25.1 32.8 265.0 519.0 775.0阿根廷 33.7 10.1 9.5 313.0 197.0 158.0巴西 20.6 10.0 17.3 207.0 177.0 282.0墨西哥 55.3 66.8 44.7 901.0 750.0 498.0资料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转引自:Eichengreen and Hausmann(1999)。戈登斯坦和特纳(Goldstein and Turner,中译本,2005)以向国际银行的借贷额占国内银行向私人部门信贷总额的百分比来衡量 1995—2002 年新兴市场银行的货币错配程度(见表 3.6)。表中显示,在拉美新兴市场,智利的货币错配

信贷关系,一般均衡模型


化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加剧银行脆弱性的机制间以及企业与银行间信贷链是恶化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影响银据斯蒂格利茨和格林沃尔德(Stiglitz and Greenwald, 中译系一般均衡模型(见图 3.2),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对银行脆两条途径:一是某一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现恶化,将对企业间影响,进而使得单个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恶化问题传染给信贷链由于银行是整个信贷链的中心,企业之间的传染会集中传染给成两个负面影响: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和银行紧缩信贷,最后的脆弱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新兴市场[J]. Yung Chul Park,樊纲,David Vines.  国际经济评论. 2006(05)
[2]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与货币错配[J]. 裴平,孙兆斌.  国际金融研究. 2006(08)
[3]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面临的挑战[J]. 李扬,余维彬.  国际金融研究. 2006(02)
[4]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前提条件:基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分析[J]. 曲昭光.  世界经济. 2006(02)
[5]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布雷顿森林机构重塑[J]. 徐明棋.  国际金融研究. 2006(01)
[6]美元霸权与世界未来[J]. 林小芳.  读书. 2005(12)
[7]汇率制度改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错配风险[J]. 李扬.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4)
[8]FDI投资收益汇出与潜在国际收支危机的理论及经验分析[J]. 毛中根,段军山.  国际金融研究. 2005(03)
[9]2004年全球房地产市场[J]. 范跃进,李平,李亮.  世界经济. 2005(03)
[10]金融自由化中的政府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J]. 王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083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083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