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股指期货异地上市对我国股票及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06:3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全球化,各国竞相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上市交易浪潮。近两年,国内外对我国股指期货的关注日趋升温,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这时新加坡交易所却抢先一步,率先推出以我国股票指数为标的的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我国面临A股指数期货异地上市困扰且国内没有股指期货经验和数据的情况下,本文以台湾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异地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对本国股票和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股指期货异地上市是指以一国或地区的股价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在另一国或地区上市交易。我们把该股价指数即现货所在国或地区称为本土,另一个则为异地。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文献综述等,第二章直观的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股指期货异地上市的情况,然后第三章对比分析了新加坡摩根台指期货市场和台湾本土股指期货市场。第四章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即:波动性、价格发现效率和流动性。首先,利用GARCH(1,1)和TGARCH 

【文章来源】: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对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波动性关系的研究综述
        1.2.2 对期货和现货价格发现关系的研究综述
        1.2.3 对现货和期货市场流动性关系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结构及创新
第二章 全球异地上市的股指期货简况
    2.1 异地上市交易的股指期货品种概况
    2.2 股指期货异地上市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新加坡摩根台指期货市场与台湾股指期货市场简况
    3.1 两市场的发展历史
    3.2 新加坡摩根台指期货和台湾加权股指期货合约比较
    3.3 两市场股指期货交易方式比较
第四章 现货、台湾股指期货和摩根台指期货三市场的互动关系定量研究
    4.1 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波动性的影响
        4.1.1 样本数据和处理
        4.1.2 描述性统计量
        4.1.3 平稳性和单位根检验
        4.1.4 GARCH(1,1)模型和实证结果
        4.1.5 TGARCH(1,1)模型和实证结果
        4.1.6 小结
    4.2 摩根台指期货、台湾股指期货和现货三市场的价格发现研究
        4.2.1 数据说明和平稳性检验
        4.2.2 协整检验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4.2.3 VECM、信息比例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
        4.2.4 小结
    4.3 摩根台指期货交易制度改变对台湾股指期货交易量的影响
        4.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4.3.2 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
第五章 建议和结论
    5.1 跨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5.2 世界主要国家的跨市场监管概况
        5.2.1 美国
        5.2.2 英国
        5.2.3 日本
        5.2.4 新加坡
    5.3 我国的跨市场监管现状和建议
    5.4 本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经验[J]. 刘庆富,王海民.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4)
[2]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来自日本的实证分析[J]. 李华,程婧.  金融与经济. 2006(02)
[3]国内外期货价格与国产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的研究——基于DCE和CBOT大豆期货市场与国产大豆市场的实证分析[J]. 夏天,程细玉.  金融研究. 2006(02)
[4]股指期货推出对股指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整合式市场模式[J]. 陈芳平,李松涛.  甘肃金融. 2006(02)
[5]伦敦金属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格发现过程[J]. 肖辉,吴冲锋,鲍建平,朱战宇.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4(06)

博士论文
[1]引进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 郭睿.吉林大学 2005
[2]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D]. 徐旭初.复旦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97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097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e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