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期货课税问题剖析
发布时间:2021-04-01 08:02
金融期货交易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期货市场。20世纪90年代,金融期货的发展势头更加猛烈。除了那些已经开展金融期货交易的交易所继续在推出新的金融期货品种中,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瑞士、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开始了金融期货交易。我国目前发展金融期货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随着股指期货相关配套法规的陆续推出、技术系统测试进程的加快、监管体系和投资者风险教育的成功开展,股指期货已经距离市场越来越近了。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也将在股指期货顺利发展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但从国际金融期货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工具的多样性、参与者的多元性和运用方式的灵活性,在其税制设计、征管手段和宏观税收政策等方方面面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函待解决,具体包括纳税主体复杂、具体税目难以划分,计税基础不确定和征收时点的不确定等。这些都对我国现行的金融课税制度提出了挑战,也必将为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提出新的课题。目前已有若干的研究报告与研讨会呼吁早日确立我国金融期货的课税制度。但焦点大多集中在分析国外金融期货的征税问题(尹音频,1996年)、金融期货交易是否开征资本利得税(鲍卫平,2002年)以及征收时点的...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2. 论文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4. 有待讨论的其它问题
1.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
1.1. 金融期货的含义和分类
1.2. 金融期货交易的特点及功能
1.3. 金融期货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1.4. 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然性分析
2. 我国金融期货的税收政策取向
2.1. 我国金融期货税收政策的现状
2.2. 金融期货交易对我国税收机制的影响
2.3. 税收对金融期货市场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分析
3. 我国金融期货税制建设的具体设想
3.1. 境外金融期货的税收政策的比较分析
3.2. 我国金融期货税收政策的着力点
3.3. 金融期货开发时期的税收制度设计
3.4. 金融期货成熟期的税收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对国际税收的影响[J]. 匡小平. 金融与经济. 2003(10)
[2]美国资本利得税制的启示[J]. 冀慧峰. 辽宁财税. 2003(06)
[3]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 刘学贵. 学术界. 2003(03)
[4]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课税问题探讨[J]. 李林根,马俊,王晓非. 税务研究. 2002(12)
[5]金融衍生产品与我国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J]. 鲍卫平. 税务研究. 2002(12)
[6]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张明辉,王建华. 中国金融. 2002(11)
[7]关于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工具税收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 粤国穗. 上海财税. 2002(09)
[8]海外股指期货市场比较研究[J]. 杨峰. 金融研究. 2002(07)
[9]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 陈浪南,黄杰鲲. 金融研究. 2002(05)
[10]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健康发展的条件分析[J]. 陈柳钦. 经济师. 2001(11)
硕士论文
[1]金融衍生品相关税收问题研究[D]. 许瑞锋.东北财经大学 2005
[2]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制度及其效率分析[D]. 刘玲.天津财经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112980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2. 论文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4. 有待讨论的其它问题
1.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
1.1. 金融期货的含义和分类
1.2. 金融期货交易的特点及功能
1.3. 金融期货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1.4. 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然性分析
2. 我国金融期货的税收政策取向
2.1. 我国金融期货税收政策的现状
2.2. 金融期货交易对我国税收机制的影响
2.3. 税收对金融期货市场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分析
3. 我国金融期货税制建设的具体设想
3.1. 境外金融期货的税收政策的比较分析
3.2. 我国金融期货税收政策的着力点
3.3. 金融期货开发时期的税收制度设计
3.4. 金融期货成熟期的税收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对国际税收的影响[J]. 匡小平. 金融与经济. 2003(10)
[2]美国资本利得税制的启示[J]. 冀慧峰. 辽宁财税. 2003(06)
[3]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 刘学贵. 学术界. 2003(03)
[4]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课税问题探讨[J]. 李林根,马俊,王晓非. 税务研究. 2002(12)
[5]金融衍生产品与我国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J]. 鲍卫平. 税务研究. 2002(12)
[6]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张明辉,王建华. 中国金融. 2002(11)
[7]关于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工具税收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 粤国穗. 上海财税. 2002(09)
[8]海外股指期货市场比较研究[J]. 杨峰. 金融研究. 2002(07)
[9]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 陈浪南,黄杰鲲. 金融研究. 2002(05)
[10]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健康发展的条件分析[J]. 陈柳钦. 经济师. 2001(11)
硕士论文
[1]金融衍生品相关税收问题研究[D]. 许瑞锋.东北财经大学 2005
[2]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制度及其效率分析[D]. 刘玲.天津财经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112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1129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