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6-25 13:35
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以来金融市场上最重要、最具有生命力的创新工具之一,一方面对财产法和物权法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空间,为人们对市场中财产价值的再利用和流动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这一金融创新工具也为市场经济的法治进程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资产证券化可分为金融资产证券化(Financial Securitization)和不动产证券化(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①在实践中,一般论及资产证券化时,严格来说是指金融机构或企业将其所保有的各种资产,转换成证券形态销售的一种流动化、市场化现象,而其主要以抵押权证券化为代表,晚近则扩及金融机构的放款债权或企业的应收款项等营业资产。质言之,乃将资产证券化以狭义理解,而有别于不动产证券化。②一般在论及资产证券化时,严格来说仅指金融资产证券化。由于我国目前仅允许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故本文对资产证券化也作狭义理解,对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资产证券化用语视为同一意思,不再加以区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了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禁让我们对资产证券化的优越性产生了...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结构
(一)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二)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
(三)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三、资产证券化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 资产证券化的存在价值
(二) 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之必要性
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与国外的经验借鉴
(一)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
(二) 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三) 国外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的经验与借鉴
五、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 法律监管理念的构建
(二) 法律监管宏观体系结构的构建
(三) 监管的微观法律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抵押债务债券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J]. 张严方.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05)
[2]CDO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分析[J]. 史健忠.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03)
[3]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 刘艳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5)
[4]新巴塞尔协议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J]. 李伟,王涛. 西南金融. 2008(03)
[5]论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J]. 朱志权,李国献.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6]中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J]. 孙海来.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4)
[7]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借鉴意义[J]. 王希颖.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8]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问题研究[J]. 杨艳玲.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6(04)
[9]美国的消费信贷立法及其启示[J]. 杨丽,刘从军. 北方经济. 2006(14)
[10]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有关法律问题[J]. 那英剑. 中国房地产. 2005(12)
博士论文
[1]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D]. 石太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 蔡峥.天津财经大学 2008
[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 何褀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3]离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监管研究[D]. 万卉.大连海事大学 2006
[4]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D]. 孙大顺.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D]. 张俊玲.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关于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的研究[D]. 缪凌.西南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9300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结构
(一)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二)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
(三)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三、资产证券化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 资产证券化的存在价值
(二) 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之必要性
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与国外的经验借鉴
(一)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
(二) 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三) 国外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的经验与借鉴
五、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 法律监管理念的构建
(二) 法律监管宏观体系结构的构建
(三) 监管的微观法律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抵押债务债券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J]. 张严方.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05)
[2]CDO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分析[J]. 史健忠.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03)
[3]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 刘艳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5)
[4]新巴塞尔协议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J]. 李伟,王涛. 西南金融. 2008(03)
[5]论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J]. 朱志权,李国献.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6]中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J]. 孙海来.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4)
[7]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借鉴意义[J]. 王希颖.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8]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问题研究[J]. 杨艳玲.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6(04)
[9]美国的消费信贷立法及其启示[J]. 杨丽,刘从军. 北方经济. 2006(14)
[10]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有关法律问题[J]. 那英剑. 中国房地产. 2005(12)
博士论文
[1]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D]. 石太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 蔡峥.天津财经大学 2008
[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 何褀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3]离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监管研究[D]. 万卉.大连海事大学 2006
[4]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D]. 孙大顺.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D]. 张俊玲.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关于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的研究[D]. 缪凌.西南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9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2493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