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持续性及市场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1-06-29 21:1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质量以及稳定的投资回报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话题,而会计盈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载体,为众多投资者所重视,但由于总括的会计盈余信息内容繁杂,往往会误导投资者,因此就要对会计盈余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分析盈余质量,以获得具有投资价值的信息。会计盈余持续性作为反映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亦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反映。本文选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针对盈余自身持续性和不同盈余持续性的市场价值相关性两方面展开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多种研究模型,设计多种盈余指标,使用不同时段研究样本数据,研究盈余自身存在性问题;(2)选取不同的盈余指标和不同时间长度的样本,比较其盈余持续性的不同;(3)利用累计异常回报模型研究盈余持续性的市场价值相关性。通过上面的研究,本文获得了比较可靠的研究结果,首先证明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客观存在。其次,通过价值相关性研究,证实盈余持续性的市场价值相关性,即较高的盈余持续性会为外部市场投资者带来比较好的投资回报;再次,通过对不同盈余指标的持续性的比较,发现投资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各种盈余指标的信息含...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趋势图
000.700一 一尹 尹护护护护护护护 护图3一l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趋势图3.3投资收益比重由于投资收益并非是经常发生的收益类型,根据Ramakrishnan和Thomas(1991)年对会计盈余的分类,投资收益属于暂时性盈余,持续能力较弱,不能对企业长期的发展产生影响,下表和图形是根据1999年至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收益比重做出的描述性统计,从以下图表可以看出,相比较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而言,投资收益年度比重十分不均衡,趋势感不强,例如,1999年为7%,而2000年和2001年则却有10%左右。从总体来看,8年平均的比重均值为7.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盈余持续性——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 彭韶兵,黄益建. 中国会计评论. 2007(02)
[2]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质量计量模型[J]. 王祖山,毛宏安.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04)
[3]应计项目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 郑丽华,宁翠英. 财会月刊. 2006(29)
[4]应计利润计量偏差及对识别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计量信息相关性分析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验证[J]. 周铁,罗燕雯湖南大学会计学院,荆娴. 会计研究. 2006(06)
[5]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 赵春光. 会计研究. 2006(03)
[6]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异常回报率的计算和检测方法研究[J]. 朴军. 管理工程学报. 2006(01)
[7]会计盈余质量对未来会计盈余及股票收益的影响——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 王庆文. 金融研究. 2005(10)
[8]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结构的业绩预测能力[J]. 程小可. 经济科学. 2005(04)
[9]增长、盈余管理和应计持续性[J]. 林翔,陈汉文. 中国会计评论. 2005(01)
[10]会计盈余质量与价值相关性: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 袁淳,王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5)
博士论文
[1]盈余持续性、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相关研究[D]. 赵岩.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实证研究[D]. 林念昕.中国人民大学 2008
[2]盈余持续性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D]. 冼建民.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7170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趋势图
000.700一 一尹 尹护护护护护护护 护图3一l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趋势图3.3投资收益比重由于投资收益并非是经常发生的收益类型,根据Ramakrishnan和Thomas(1991)年对会计盈余的分类,投资收益属于暂时性盈余,持续能力较弱,不能对企业长期的发展产生影响,下表和图形是根据1999年至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收益比重做出的描述性统计,从以下图表可以看出,相比较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而言,投资收益年度比重十分不均衡,趋势感不强,例如,1999年为7%,而2000年和2001年则却有10%左右。从总体来看,8年平均的比重均值为7.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盈余持续性——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 彭韶兵,黄益建. 中国会计评论. 2007(02)
[2]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质量计量模型[J]. 王祖山,毛宏安.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04)
[3]应计项目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 郑丽华,宁翠英. 财会月刊. 2006(29)
[4]应计利润计量偏差及对识别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计量信息相关性分析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验证[J]. 周铁,罗燕雯湖南大学会计学院,荆娴. 会计研究. 2006(06)
[5]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 赵春光. 会计研究. 2006(03)
[6]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异常回报率的计算和检测方法研究[J]. 朴军. 管理工程学报. 2006(01)
[7]会计盈余质量对未来会计盈余及股票收益的影响——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 王庆文. 金融研究. 2005(10)
[8]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结构的业绩预测能力[J]. 程小可. 经济科学. 2005(04)
[9]增长、盈余管理和应计持续性[J]. 林翔,陈汉文. 中国会计评论. 2005(01)
[10]会计盈余质量与价值相关性: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 袁淳,王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5)
博士论文
[1]盈余持续性、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相关研究[D]. 赵岩.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实证研究[D]. 林念昕.中国人民大学 2008
[2]盈余持续性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D]. 冼建民.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7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2571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