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风险监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17:44
经过多年的论证和筹备,我国于2010年4月16日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这标志着我国股指期货合约的正式推出,是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股指期货推出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金融衍生品之一,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效率,稳定金融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股指期货本身的高风险性和我国市场监管模式的不健全,导致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过高。即使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由于监管的疏漏,由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引发的金融灾难也难以避免。有鉴于此,分析股指期货的风险特点,加强股指期货的监管,构建合理的监管模式,是保证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繁荣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导论介绍了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为股指期货风险及监管必要性,本章简要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功能和特征,详细介绍了股指期货的风险和监管的必要性。在介绍其特征时,本文分析了股指期货的金融特征,并列表对比股指期货与股票的主要区别。虽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股指期货的风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但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出发,本文从主体(监管机构、投资者、期货公司、中介商...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比较研究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案例研究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股指期货风险及监管必要性
第一节 股指期货的特征和风险
一、股指期货的特征
(一) 股指期货是一种标准化合约
(二) 股指期货具有资金杠杆化特征
(三) 股指期货是一种双向交易,交易方式灵活
二、股指期货的风险
(一) 由股指期货市场主体行为引起的风险
(二) 由期货合约设计不规范所导致的风险
(三) 技术性原因引起的风险
第二节 股指期货监管的必要性
一、金融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求加强股指期货的监管
二、股指期货市场自身的特点要求加强监管
三、股指期货市场涉及利益主体的复杂性要求加强监管
第二章 美、英和香港的股指期货风险监管模式
第一节 美国的“二元监管”模式
第二节 英国的“自律监管”模式
第三节 香港“政府与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第三章 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监管模式
第一节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中的风险和主要防范措施回顾
第二节 我国的股指期货监管模式
一、以政府行政权力为主导的监管
(一) 审批程序复杂
(二) 通过立法和政策主导监管
二、中国期货业协会对会员的自律监管
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一线监管
(一) 保证金制度
(二) 涨跌停板制度
(三) 持仓限额制度和大户持仓报告制度
第三节 我国股指期货监管模式的不足
一、三级监管模式下的跨市场监管存在漏洞
(一) 跨市场监管立法缺失
(二) 未建立跨境监管模式
(三) 未建立监管机构的跨市场信息分享模式
二、三级监管机构权力分配不合理
三、三级监管模式下的内控风险监管漏洞
四、信息披露监管的漏洞
第四节 完善我国监管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三级监管模式下的跨市场监管体制
(一) 以证监会为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二) 将政府的跨市场监管职责统一于证监会
(三) 加强股指期货监管的国际合作
二、合理划分三级监管部门的权力
(一) 维持现有的监管机构设置
(二) 扩大期货协会的自律监管权力
(三) 逐步健全中金所的组织形态,扩大其实时监管权
三、构建我国股指期货三级监管的法律体系
(一) 监管立法应采用“先市场、后法规”的模式
(二) 摒弃超前的立法理念,制定等级较低的监管法规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股指期货监管制度分析[J]. 陈枫叶.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1)
[2]香港对股指期货市场实施监管和风险控制的经验及其启示[J]. 张艳莹.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0(07)
[3]如何加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J]. 林雪毓. 科技资讯. 2010(17)
[4]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J]. 彭浩东,尤剑. 武汉金融. 2008(06)
[5]我国股指期货三层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J]. 胡茂刚. 政治与法律. 2008(05)
博士论文
[1]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胡茂刚.华东政法大学 2008
[2]股指期货法律问题研究[D]. 吴明.中国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股票及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彭婕.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股指期货的期货交易所监管机制研究[D]. 吴益斌.厦门大学 2009
[3]行政权力主导下的股指期货风险控制[D]. 王尚.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8198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比较研究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案例研究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股指期货风险及监管必要性
第一节 股指期货的特征和风险
一、股指期货的特征
(一) 股指期货是一种标准化合约
(二) 股指期货具有资金杠杆化特征
(三) 股指期货是一种双向交易,交易方式灵活
二、股指期货的风险
(一) 由股指期货市场主体行为引起的风险
(二) 由期货合约设计不规范所导致的风险
(三) 技术性原因引起的风险
第二节 股指期货监管的必要性
一、金融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求加强股指期货的监管
二、股指期货市场自身的特点要求加强监管
三、股指期货市场涉及利益主体的复杂性要求加强监管
第二章 美、英和香港的股指期货风险监管模式
第一节 美国的“二元监管”模式
第二节 英国的“自律监管”模式
第三节 香港“政府与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第三章 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监管模式
第一节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中的风险和主要防范措施回顾
第二节 我国的股指期货监管模式
一、以政府行政权力为主导的监管
(一) 审批程序复杂
(二) 通过立法和政策主导监管
二、中国期货业协会对会员的自律监管
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一线监管
(一) 保证金制度
(二) 涨跌停板制度
(三) 持仓限额制度和大户持仓报告制度
第三节 我国股指期货监管模式的不足
一、三级监管模式下的跨市场监管存在漏洞
(一) 跨市场监管立法缺失
(二) 未建立跨境监管模式
(三) 未建立监管机构的跨市场信息分享模式
二、三级监管机构权力分配不合理
三、三级监管模式下的内控风险监管漏洞
四、信息披露监管的漏洞
第四节 完善我国监管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三级监管模式下的跨市场监管体制
(一) 以证监会为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二) 将政府的跨市场监管职责统一于证监会
(三) 加强股指期货监管的国际合作
二、合理划分三级监管部门的权力
(一) 维持现有的监管机构设置
(二) 扩大期货协会的自律监管权力
(三) 逐步健全中金所的组织形态,扩大其实时监管权
三、构建我国股指期货三级监管的法律体系
(一) 监管立法应采用“先市场、后法规”的模式
(二) 摒弃超前的立法理念,制定等级较低的监管法规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股指期货监管制度分析[J]. 陈枫叶.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1)
[2]香港对股指期货市场实施监管和风险控制的经验及其启示[J]. 张艳莹.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0(07)
[3]如何加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J]. 林雪毓. 科技资讯. 2010(17)
[4]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J]. 彭浩东,尤剑. 武汉金融. 2008(06)
[5]我国股指期货三层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J]. 胡茂刚. 政治与法律. 2008(05)
博士论文
[1]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胡茂刚.华东政法大学 2008
[2]股指期货法律问题研究[D]. 吴明.中国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股票及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彭婕.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股指期货的期货交易所监管机制研究[D]. 吴益斌.厦门大学 2009
[3]行政权力主导下的股指期货风险控制[D]. 王尚.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8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2581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