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2021-07-08 20:33
  2007年初,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次级债危机让我们看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本是金融机构分散风险、融通资金的重要手段,但复杂的证券化过程反而进一步增大了风险。鉴于次级债危机的深远影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急需加强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发行流程及风险传递机理的研究基础上,选取了此次危机中的若干机构作为样本进行数据采集,对包括来自购买环节、资产管理环节、债券设计环节、债券发行与交易环节和经营环节的风险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风险传递机制。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余额、分布现状以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现状,分析了美国次级债危机给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带来的风险启示,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建议。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防范


家庭收入用于住房支出的比例

利率变化


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现状分析73.0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家庭收入40%以下用于住房支出,7.82%认为50%以上也可承受(见图4一8)。30%一40%的30%以下的,36%37%50%以上的8%40%一50%的19%图4一8家庭收入用于住房支出的比例44.72%的被调查者不知利率会变或没考虑利率变动对还款能力的影响,其余都认为利率变动应该不会超出可承受能力(见图4一9)。这也表示,我国居民对其住房贷款的还款能力有较强的信心。图4一9是否考虑利率变化目前,80.94%的被调查者没有延期还款行为,14.85%的人因遗忘或临时出差等原因而无意延期还款(见图4一10)。64.62%的被调查者没有提前还款,而在35.38%提前还款这种只有9.85%受利率上升影响(见图4一11)。可见我国大部分借款人具有良好且有规律的还款习惯。

提前还款,购房,借款人,子女


图4一n是否提前还款的原因在调查中还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借款人只拥有一套住房,而在购买第二(或以上)住房的37%居民中,25y0是自用或留给子女、父母使用;9%用于出准备待张家后出售(见图4一12)。10个城市中,南京、青岛、深圳三个城市资和投机购房比例均高于平均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 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  国际金融研究. 2008(05)
[2]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启示[J]. 陈颖玫,张靖峰.  西南金融. 2007(12)
[3]中国式的次级债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J]. 祝建华.  沪港经济. 2007(11)
[4]解读建行的资产证券化方案[J]. 韩广智.  银行家. 2006(03)
[5]关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思考[J]. 周显志,吴晓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6]浅谈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J]. 毛小平.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02)
[7]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 楚尔鸣,张立军.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2)
[8]我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在艰难中前行[J]. 林思超.  中国房地信息. 2003(04)
[9]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问题探讨[J]. 杨靖宏,王巧丽.  国外建材科技. 2003(01)
[10]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之现实性和可行性[J]. 孟音,李晟晖.  华东经济管理. 2003(01)



本文编号:3272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272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5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