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新股抑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2 15:36
股份公司在一级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行为称为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这种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在我国称为新股。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发行股票并且上市流通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融通资金的首选方式。股票较高的收益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在证券市场上,新股发行定价是股票发行的核心环节,新股定价是否合理、新股发行是否顺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发行公司的筹资能力和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到证券市场上存在的一种异常现象,股票市场IPO价格低估现象,或称为IPO抑价发行。其表现为多数新股在上市首日便会有一个巨大的涨幅,即其在二级市场的上市首日或上市初期的交易价格远远超过首次公开发行价格,由此产生远高于市场或行业平均回报的超额收益。这吸引了许多学者对IPO市场进行研究,对IPO价格低估现象的研究也逐步由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扩展到拉丁美洲、亚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专家学者的一致结论即为:IPO抑价现象是各国证券市场共同面对的问题。从国际上看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但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新股发行抑价现象的理论回顾
1.1 国外新股发行抑价理论综述
1.2 新股抑价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2. 新股价值评估方法与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2.1 新股价值评估方法
2.1.1 现金流量贴现法
2.1.2 相对价值法
2.1.3 经济收益附加值定价法
2.2 国际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2.2.1 固定价格方式
2.2.2 累计投标询价方式
2.2.3 拍卖方式
2.2.4 混合发行方式
2.3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2.3.1 审批制
2.3.2 核准制
2.3.3 保荐制
3. 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以及实证分析
3.1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
3.2.1 发行规模
3.2.2 发行与上市时间间隔
3.2.3 发行市盈率
3.2.4 定价方式
3.2.5 上市首日换手率
3.2.6 市场环境与二级市场大盘走势
3.2.7 发行价格
3.2.8 承销投行声誉
3.3 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3.1 发行抑价的统计描述
3.3.2 发行抑价与市盈率
3.3.3 发行抑价与发行价格
3.3.4 发行抑价与发行上市时间间隔
3.3.5 发行抑价与上市首日换手率
3.3.6 发行抑价与发行规模
3.3.7 发行抑价与流通股比例
3.3.8 发行抑价与上市日二级市场大盘指数
3.4 新股抑价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4.1 变量与模型选择
3.4.2 多因素回归分析
3.4.3 回归结果分析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4.1 改进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提高IPO 定价效率
4.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4.3 规范证券市场,加强市场监管
4.4 规范券商行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新股上市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J]. 俞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2]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J]. 陈海明,李东,陶生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3]发行管制变迁下的中国股市IPO首日回报率研究[J]. 李翔,阴永晟. 经济科学. 2004(03)
[4]国际IPO平均抑价差异的解释[J]. 王铮,顾保国. 证券市场导报. 2004(03)
[5]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核准制的缺陷及其治理[J]. 刘强.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3)
[6]中国股市IPO抑价实证分析[J]. 陈柳钦,曾庆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04)
[7]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实证研究[J]. 李娟,徐文才. 企业经济. 2003(06)
[8]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实证研究[J]. 耿建新,周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11)
[9]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高抑价率的实证分析[J]. 陆建军. 华南金融研究. 2002(04)
[10]新股发行抑价的两种模型检验[J]. 浦剑悦,韩杨. 南开管理评论. 2002(04)
本文编号:3317825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新股发行抑价现象的理论回顾
1.1 国外新股发行抑价理论综述
1.2 新股抑价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2. 新股价值评估方法与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2.1 新股价值评估方法
2.1.1 现金流量贴现法
2.1.2 相对价值法
2.1.3 经济收益附加值定价法
2.2 国际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2.2.1 固定价格方式
2.2.2 累计投标询价方式
2.2.3 拍卖方式
2.2.4 混合发行方式
2.3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2.3.1 审批制
2.3.2 核准制
2.3.3 保荐制
3. 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以及实证分析
3.1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
3.2.1 发行规模
3.2.2 发行与上市时间间隔
3.2.3 发行市盈率
3.2.4 定价方式
3.2.5 上市首日换手率
3.2.6 市场环境与二级市场大盘走势
3.2.7 发行价格
3.2.8 承销投行声誉
3.3 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3.1 发行抑价的统计描述
3.3.2 发行抑价与市盈率
3.3.3 发行抑价与发行价格
3.3.4 发行抑价与发行上市时间间隔
3.3.5 发行抑价与上市首日换手率
3.3.6 发行抑价与发行规模
3.3.7 发行抑价与流通股比例
3.3.8 发行抑价与上市日二级市场大盘指数
3.4 新股抑价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4.1 变量与模型选择
3.4.2 多因素回归分析
3.4.3 回归结果分析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4.1 改进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提高IPO 定价效率
4.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4.3 规范证券市场,加强市场监管
4.4 规范券商行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新股上市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J]. 俞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2]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J]. 陈海明,李东,陶生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3]发行管制变迁下的中国股市IPO首日回报率研究[J]. 李翔,阴永晟. 经济科学. 2004(03)
[4]国际IPO平均抑价差异的解释[J]. 王铮,顾保国. 证券市场导报. 2004(03)
[5]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核准制的缺陷及其治理[J]. 刘强.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3)
[6]中国股市IPO抑价实证分析[J]. 陈柳钦,曾庆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04)
[7]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实证研究[J]. 李娟,徐文才. 企业经济. 2003(06)
[8]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实证研究[J]. 耿建新,周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11)
[9]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高抑价率的实证分析[J]. 陆建军. 华南金融研究. 2002(04)
[10]新股发行抑价的两种模型检验[J]. 浦剑悦,韩杨. 南开管理评论. 2002(04)
本文编号:3317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3178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