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6:10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方政府债券在国外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随着2009年我国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到2011年上海、深圳、浙江以及广东四地的自行发行债券的试点,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信用风险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地方政府债券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目的在于筹集用于市政建设、公共安全、基础建设、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资金。在美国,州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之为市政债券;日本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称之为地方公债。此外地方政府成立一些承担市政建设、公共事业的实体,并以政府信用为之作担保,称之为准地方政府债券,例如我国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以及日本的地方公营企业债券。在本文所述的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类似于日本地方公债的、显示为地方政府直接负债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在国外被称之为“银边债券”,就是因为其信用风险仅次于“金边债券”—国债。诸如政治、经济等宏观因素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等微观因素的不确定导致的地方政府愿意但是没有能力偿还足额本息,导致了信用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受主体影响最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本质在于地方政府发债时用于担保的资产或收入的不确定性。所谓的地方政府债券的安全规模就是指信用风险低于某一阀值下的发行规模。 随着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逐步推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总收入比急剧下降的同时,地方政府事权支出增长,导致财政缺口大幅上升。到了2011年末,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已近4万亿。我国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等,导致在提供公共物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艰巨任务面前,缺乏筹集资金的有效渠道,由此造成地方政府财政职能缺位。为了弥补上述原因造成的财力不足,我国地方政府在现实中的解决途径就是加剧对土地出让金和投融资平台资金的依赖。然而随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2011年度全国土地出让金出现大幅下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多次出现的严重问题也招致了中央政府对其的清理规范。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寻找一个可规范操作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势在必行,而地方政府债券在国外数十年的成功运作经验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2009年初,财政部面向全体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代理地方政府招标发行2000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以此来强化地方政府在危机面前安排相关配套资金、扩张投资的能力。此后的2010年与2011年度财政部再次代发地方政府债券两年各2000亿元,2012年增长至2500亿元,2013年国务院已同意由财政部代理发行3500亿元地方债以弥补地方财政缺口。2011年10月17日,财政部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制定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同时印发给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两省两市,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尝试的的开始。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将稳步发展,发行规模和发行主体数量都将同步增长,因此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这一新生事物的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的研究迫在眉睫。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处于安全水平之内的债券发行规模有巨大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导论,对选题背景以及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思路、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与不足进行概述。 第二章主要对相关基础理论和国内外关于地方政府债券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为文献综述部分。 第三章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况进行了简述,着重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现实依据和供需状况。本章首先简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况,并从地方政府事权支出的必要性、我国财政体制的纵向不平衡以及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现实依据,接着本文从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供需状况。 第四章选取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的代表—美国和日本,详细分析了两国在市政债券和地方公债的运营模式和风险管理体系,并结合我国现实提出建议。 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和安全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做出了研究设计:基于KMV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构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模型,对自行发债试点城市之一的上海市进行实证分析。接下来结合韩立岩、郑承利和罗雯(2003)等人的研究模型,构建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测度模型。运然后用该模型对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利用ARIMA模型结合上海市1978年到2012年的财政收入数据来预测2013年上海市财政收入;以2009年-2011年三年间剔除了自发性财政收入的剩余相对财政收入的平均占比做为2013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担保比例;利用模型和之前算出的数据计算出不同发债规模下的违约风险和违约距离,并估算出2013年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券安全发行规模。在本章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就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市政府可以以极低的信用风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用来弥补该市的财政收支缺口;当达到一定发债规模时,违约概率对发债规模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债券违约风险快速增加;上述两条的关于上海市的结论对其他两省一市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实证部分的研究:在地方财政收入的预测中,国内的文献基本都采用的是增长率估算法和简单的一元自回归,而考虑到财政收入时间序列的不平稳性,本文采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效果较好;在确定可担保财政收入比例时,本文并未直接采用国内学者普遍认可的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四十的比例,而是利用上海市历史数据分析得出百分之三十五的比例;在最后对是实证结果的分析中,并未只是简单的将安全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券实际发行规模相比,而是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上海市主要年份财政收支差额进行分析,得出了上海市政府可以以极低的信用风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弥补该市的财政收支缺口的结论。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风险 ARIMA模型 KMV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12.5;F832.5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1. 导论11-17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1-12
  • 1.2 研究对象12-14
  • 1.2.1 地方政府债券12-13
  • 1.2.2 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和安全规模13-14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14-15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研究思路14-15
  • 1.4 创新点与不足15-17
  • 2. 文献综述17-26
  • 2.1 相关基础理论17-20
  • 2.1.1 公共产品理论17-18
  • 2.1.2 财政分权理论18
  • 2.1.3 政府债务理论18-19
  • 2.1.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论19-20
  • 2.2 国外地方政府债券相关研究20-21
  • 2.3 国内地方政府债券相关研究21-26
  • 2.3.1 定性研究21-23
  • 2.3.2 定量研究23-26
  •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况、发行依据和供需分析26-38
  •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况26-28
  • 3.2 我国目前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现实依据28-34
  • 3.2.1 我国地方政府事权支出的必要性28-29
  • 3.2.2 我国现行财政税收体制的不平衡29-32
  • 3.2.3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需要32-34
  • 3.3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供需分析34-38
  • 3.3.1 地方政府积极的举债意愿34-35
  • 3.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35-36
  • 3.3.3 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基础36-38
  • 4. 国外地方政府债券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38-46
  • 4.1 美国38-42
  • 4.1.1 美国市政债券概况38-39
  • 4.1.2 美国市政债券的运作模式39-40
  • 4.1.3 美国市政债券风险管理体系40-42
  • 4.2 日本42-45
  • 4.2.1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况42
  • 4.2.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运作模式42-43
  • 4.2.3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管理体系43-44
  • 4.2.4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模式的改革经验44-45
  • 4.3 两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45-46
  • 5.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与安全规模的实证研究46-59
  • 5.1 研究设计46-47
  • 5.2 模型构建47-49
  • 5.3 实证研究49-55
  • 5.3.1 利用ARIMA模型对2013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预测49-52
  • 5.3.2 地方可担保财政收入的确定52-53
  • 5.3.3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的均值与标准差53
  • 5.3.4 预期违约率以及安全规模的测度53-55
  •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模型的讨论55-59
  • 5.4.1 实证结果分析55-57
  • 5.4.2 模型的讨论57-59
  • 参考文献59-62
  • 后记62-63
  • 致谢63-64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冠佑;;试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控制[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刘澄;王大鹏;;基于KMV模型的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7期

3 宋立;分类分流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04期

4 杨萍;;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33期

5 才风玲;;我国发行市政债券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30期

6 韩立岩,郑承利,罗雯,杨哲彬;中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与发债规模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7 考燕鸣;王淑梅;王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16期

8 杨萍;;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条件和前景[J];中国投资;2008年12期

9 马亭玉;刘泽龙;;基于改进的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度量的研究[J];中国外资;2012年20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37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