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07:01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6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股权激励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一直存在的高管长期激励不足的问题,被视为是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提高公司价值的重要举措。作为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的会计盈余信息也越来越成为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与西方成熟市场不同,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转型经济中的新兴市场,会计准则和法规制度的不完善、相应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不到位给盈余管理活动的存在提供了空间。如果上市公司高管因为要达到股权激励的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不仅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还会严重干扰到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所以,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契约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实证会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股权激励的模式介绍和实施股权激励后出现的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导。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10年间沪深两市实施了股权激励的9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算出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对实施股权激励的当年与股权激励计划公布的前一年的可操纵应计利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用以反映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前后盈余管理的变化情况。然后运用统计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管理层持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以及不同激励模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对研究结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首先分别介绍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然后分别对支撑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存在性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通过对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总体上的分析,从激励数量、激励幅度、激励来源等方面详细描述了股权激励的现状,以及目前常用的盈余管理的手段。 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先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前后的盈余管理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检验了股权激励幅度以及其他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第五部分为总结,归纳概括了全文研究的结论,以此为基础针对如何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后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展望了几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之前,普遍存在向下的盈余管理现象,以便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的时候所参考的业绩标准降低,从而降低行权条件,使得管理层后期行权难度降低。(2)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后能引发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激励程度越高,盈余管理水平越高。(3)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相应的控制能力也就越强,越容易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4)股权集中度越高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说明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越高,获取控制权收益的动机越强。这些结论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增量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见。
【关键词】: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管理层持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5;F832.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5-17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17-19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9-25
  • 一、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19-22
  • 二、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22-25
  • 第三章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25-32
  • 一、股权激励的现状25-30
  • 二、盈余管理的现状30-32
  • 第四章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分析32-46
  • 一、研究设计与模型建立32-36
  • 二、基本研究假设与样本来源36-39
  • 三、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前后盈余管理变化的实证检验39-41
  • 四、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检验41-46
  • 第五章 实证结论与分析46-52
  • 一、研究结论46-47
  • 二、政策建议47-51
  • 三、研究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71
  • 致谢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强;吴娓;;限制性股票奖励、激励性股票期权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J];财会月刊;2005年26期

2 李春景;李萍;;基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9年11期

3 朱贺;;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年07期

4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5 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年09期

6 余明桂,夏新平;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关联交易: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6期

7 暴金玲;;上市公司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探析——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J];财会研究;2007年07期

8 王清;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和内容设计[J];南方经济;2001年10期

9 高燕;;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人与盈余管理[J];审计研究;2008年06期

10 蔡宁;魏明海;;“大小非”减持中的盈余管理[J];审计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娄月;基于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2 魏国强;管理层薪酬契约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2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