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泡沫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21-12-30 23:07
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市场深度和广度得到快速拓展,但是市场波动频繁且幅度过大,经常出现股市泡沫现象,既影响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给整个实体经济造成许多负面冲击,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我国股市泡沫的现状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治理股市泡沫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笔者对国内外关于股市泡沫的成因、检验方法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关于股市泡沫的成因,国内外学者研究颇丰,主要有理性泡沫理论、非理性泡沫理论及基于信息论和博弈论的泡沫理论。关于股市泡沫的实证检验方法主要有有界方差检验法、托宾Q比率法、股市相对成长性检验法等。第二章笔者重点在供求均衡分析框架下阐述股市泡沫的生成机理,认为股市泡沫的生成其实是由于股票的需求相对于供给过度从而价格快速上涨造成的,并且一般遵循着由理性泡沫向非理性泡沫转变并最终破裂的路径。第三章选取了国外三个经典的股市泡沫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充足的流动性、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信息不对称和宏观政策偏差等是股市泡沫的主要成因。从案例分析中笔者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第四章首先总体描述了我国股市泡沫现状...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股市泡沫形成分析图
图 2.2 股市泡沫的生成路径图 2.2 将泡沫的演变过程分为理性泡沫阶段、非理性泡沫阶段和泡沫迸裂三个阶段。一般来说,股市泡沫的开始阶段表现为股票价格的温和上涨或波动,这时期的价格上涨有着真实的基本面因素作为支撑,所以此时投资者的买入决策是一种理性行为,我们可称为理性泡沫阶段。该阶段的股市主要由投资和适度的投机构成,而且此时的投机起着“润滑剂”和转移风险的正面作用。投资者进行股票买卖交易主要是基于基础面信息、理性心理预期等作出的。图 2.2 所示的第二阶段可称之为非理性泡沫阶段,投资者行为中过度的投机心理会起主导作用, 资金流入也越来越大,股票需求缺口日益增大价格会急剧膨胀。基于投资者的预期、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等在价格的上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这种自增强机制导致价格一步步走高,最终使得资产价格严重偏离了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形成泡沫。此外,由于投资者并不能确切知道泡沫破裂的分界点,即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是不确定的,这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日本经济泡沫的再反思[J]. 王明姬. 宏观经济管理. 2009(04)
[2]20世纪30年代美国股灾的反思及对中国股市政策的启示[J]. 许建春,鹿朋. 生产力研究. 2009(03)
[3]导致日本股市泡沫的主要因素分析[J]. 高宇. 日本学刊. 2007(06)
[4]我国股市现状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 徐金喜. 辽宁经济. 2006(02)
[5]非理性泡沫的确定与生成机理[J]. 王连华,杨春鹏. 管理评论. 2005(03)
[6]金融市场泡沫理论的文献综述[J]. 邓蕊,綦建红. 商业研究. 2005(05)
[7]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J]. 刘熀松. 经济研究. 2005(02)
[8]略论西方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研究的两种趋向[J]. 黄孝武. 国外社会科学. 2005(01)
[9]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李兴绪,郑树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06)
[10]我国股票市场的价值基础及价格泡沫研究[J]. 徐爱农,申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博士论文
[1]股市价格泡沫研究[D]. 孟庆斌.南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59139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股市泡沫形成分析图
图 2.2 股市泡沫的生成路径图 2.2 将泡沫的演变过程分为理性泡沫阶段、非理性泡沫阶段和泡沫迸裂三个阶段。一般来说,股市泡沫的开始阶段表现为股票价格的温和上涨或波动,这时期的价格上涨有着真实的基本面因素作为支撑,所以此时投资者的买入决策是一种理性行为,我们可称为理性泡沫阶段。该阶段的股市主要由投资和适度的投机构成,而且此时的投机起着“润滑剂”和转移风险的正面作用。投资者进行股票买卖交易主要是基于基础面信息、理性心理预期等作出的。图 2.2 所示的第二阶段可称之为非理性泡沫阶段,投资者行为中过度的投机心理会起主导作用, 资金流入也越来越大,股票需求缺口日益增大价格会急剧膨胀。基于投资者的预期、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等在价格的上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这种自增强机制导致价格一步步走高,最终使得资产价格严重偏离了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形成泡沫。此外,由于投资者并不能确切知道泡沫破裂的分界点,即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是不确定的,这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日本经济泡沫的再反思[J]. 王明姬. 宏观经济管理. 2009(04)
[2]20世纪30年代美国股灾的反思及对中国股市政策的启示[J]. 许建春,鹿朋. 生产力研究. 2009(03)
[3]导致日本股市泡沫的主要因素分析[J]. 高宇. 日本学刊. 2007(06)
[4]我国股市现状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 徐金喜. 辽宁经济. 2006(02)
[5]非理性泡沫的确定与生成机理[J]. 王连华,杨春鹏. 管理评论. 2005(03)
[6]金融市场泡沫理论的文献综述[J]. 邓蕊,綦建红. 商业研究. 2005(05)
[7]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J]. 刘熀松. 经济研究. 2005(02)
[8]略论西方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研究的两种趋向[J]. 黄孝武. 国外社会科学. 2005(01)
[9]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李兴绪,郑树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06)
[10]我国股票市场的价值基础及价格泡沫研究[J]. 徐爱农,申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博士论文
[1]股市价格泡沫研究[D]. 孟庆斌.南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59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5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