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治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12:46
信息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依法公开披露的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和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深入,海内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市场诚信意识和自律观念的淡薄,仅靠法律制度的约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上述种种违规行为,必须结合伦理与制度多方面建立治理机制,以增强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本文拟通过文献检索分析整理,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金融学有关理论,结合股票市场发展运行实际,采用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结合的办法,将法与制度、伦理道德、公司治理、政府与社会监督、有效市场竞争等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分析,系统地提出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探寻符合中国股票市场价值取向的有效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和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提供基于实践的建议和思考。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上市公司信息治理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委托—代理理论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 公司治理理论
(四) 有效市场理论
二、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实现机制
(一) 信息披露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二) 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
(三) 信息披露制度的实现机制
三、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一) 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
(二) 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
(三) 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四) 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兴起
(五)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建立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治理机制
(一)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
(二) 发展机构投资者,规范上市公司披露行为
(三) 规范公司内部治理,建立约束激励与诚信机制
(四) 明确司法程序,加大对虚假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
(五) 规范中介和媒体行为,完善社会监督职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J]. 王俊秋,张奇峰.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2)
[2]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J]. 杜兴强,温日光. 财经研究. 2007(01)
[3]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手段[J]. 成蕾.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6(12)
[4]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J]. 施生勤. 金融经济. 2006(22)
[5]习惯的思维与理性的落差——简议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J].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20)
[6]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J]. 胡元木. 经济管理. 2006(18)
[7]道德风险与金融职务犯罪[J]. 曾康霖,刘楹,陈华芳. 金融研究. 2006(05)
[8]公司治理机制框架下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分析[J]. 朱小平,程昔武.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6(01)
[9]金融创新、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前沿理论综述[J]. 龚明华,雷电发. 金融研究. 2005(10)
[10]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若干问题研究[J]. 张德容.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05)
本文编号:3590641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上市公司信息治理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委托—代理理论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 公司治理理论
(四) 有效市场理论
二、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实现机制
(一) 信息披露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二) 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
(三) 信息披露制度的实现机制
三、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一) 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
(二) 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
(三) 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四) 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兴起
(五)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建立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治理机制
(一)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
(二) 发展机构投资者,规范上市公司披露行为
(三) 规范公司内部治理,建立约束激励与诚信机制
(四) 明确司法程序,加大对虚假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
(五) 规范中介和媒体行为,完善社会监督职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J]. 王俊秋,张奇峰.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2)
[2]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J]. 杜兴强,温日光. 财经研究. 2007(01)
[3]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手段[J]. 成蕾.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6(12)
[4]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J]. 施生勤. 金融经济. 2006(22)
[5]习惯的思维与理性的落差——简议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J].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20)
[6]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J]. 胡元木. 经济管理. 2006(18)
[7]道德风险与金融职务犯罪[J]. 曾康霖,刘楹,陈华芳. 金融研究. 2006(05)
[8]公司治理机制框架下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分析[J]. 朱小平,程昔武.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6(01)
[9]金融创新、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前沿理论综述[J]. 龚明华,雷电发. 金融研究. 2005(10)
[10]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若干问题研究[J]. 张德容.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05)
本文编号:3590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9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