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15:51
证券投资基金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国基金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迅速发展,各基金的投资理念和运作方式日趋稳定和个性化,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和市场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基金业绩评价理论基础以及基金业绩评价的一些经典模型。然后在基金整体业绩,基金经理择时、择股能力以及基金业绩持续性等方面,运用模型对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做较全面的实证分析。通过对实证分析结果的研究,观察各类经典模型对中国开放式基金市场的适用性。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
1.2 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发展以及现状
1.2.1 国外基金业绩评价的发展与现状
1.2.2 国内基金业绩评价的发展与现状
1.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需求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金业绩评价理论基础
2.1 Markowitz 投资组合理论
2.1.1 假设条件
2.1.2 最优证券投资组合的确定
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2.2.1 假设条件
2.2.2 资本市场线(CML)
2.2.3 证券市场线(SML)
2.3 市场有效假说
第三章 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3.1 收益率的计算
3.1.1 简单(净值)收益率计算
3.1.2 时间加权收益率
3.1.3 算术平均收益率与几何平均收益率
3.1.4 年化收益率
3.2 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价方法
3.2.1 三大经典业绩评价指标
3.2.2 三种风险调整业绩评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2.3 经典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3.2.4 风险调整收益评价的其他方法
3.3 基金经理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的评价
3.3.1 现金比例变化法
3.3.2 成功概率法
3.3.3 T-M 模型
3.3.4 H-M 模型
3.4 基金业绩持续性分析
3.4.1 横截面回归法
3.4.2 交叉积比率
第四章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设计
4.1.1 研究对象以及数据来源
4.1.2 基金收益率的计算
4.1.3 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
4.1.4 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的选取
4.2 风险调整的实证分析
4.3 开放式基金择股与择时能力实证分析
4.3.1 H-M 模型
4.3.2 H-M 模型实证分析结论与基金分时段系统风险水平的比较
4.4 业绩持续性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J]. 沈维涛,黄兴孪. 经济研究. 2001(09)
[2]证券投资基金相对投资绩效评价[J]. 陈刚,李光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业绩的实证分析[J]. 史代敏. 管理现代化. 2000(06)
[4]投资基金业绩综合评估的指数法及其应用[J]. 陈学荣. 财贸经济. 2000(05)
本文编号:3590894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
1.2 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发展以及现状
1.2.1 国外基金业绩评价的发展与现状
1.2.2 国内基金业绩评价的发展与现状
1.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需求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金业绩评价理论基础
2.1 Markowitz 投资组合理论
2.1.1 假设条件
2.1.2 最优证券投资组合的确定
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2.2.1 假设条件
2.2.2 资本市场线(CML)
2.2.3 证券市场线(SML)
2.3 市场有效假说
第三章 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3.1 收益率的计算
3.1.1 简单(净值)收益率计算
3.1.2 时间加权收益率
3.1.3 算术平均收益率与几何平均收益率
3.1.4 年化收益率
3.2 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价方法
3.2.1 三大经典业绩评价指标
3.2.2 三种风险调整业绩评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2.3 经典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3.2.4 风险调整收益评价的其他方法
3.3 基金经理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的评价
3.3.1 现金比例变化法
3.3.2 成功概率法
3.3.3 T-M 模型
3.3.4 H-M 模型
3.4 基金业绩持续性分析
3.4.1 横截面回归法
3.4.2 交叉积比率
第四章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设计
4.1.1 研究对象以及数据来源
4.1.2 基金收益率的计算
4.1.3 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
4.1.4 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的选取
4.2 风险调整的实证分析
4.3 开放式基金择股与择时能力实证分析
4.3.1 H-M 模型
4.3.2 H-M 模型实证分析结论与基金分时段系统风险水平的比较
4.4 业绩持续性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J]. 沈维涛,黄兴孪. 经济研究. 2001(09)
[2]证券投资基金相对投资绩效评价[J]. 陈刚,李光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业绩的实证分析[J]. 史代敏. 管理现代化. 2000(06)
[4]投资基金业绩综合评估的指数法及其应用[J]. 陈学荣. 财贸经济. 2000(05)
本文编号:3590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9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