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基金内部人抢先交易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以基金“老鼠仓”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6 05:08
  近年来,基金“老鼠仓”案在我国屡有发生,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基金业的一颗毒瘤。基金“老鼠仓”不除,我国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基金行业赖以生存的诚信精神之基石也会被不断侵蚀,甚至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因此,加强对基金“老鼠仓”的规制势在必行。然而反观我国对基金从业人员的规制现状,只是简单的禁止基金从业人员的个人证券交易,实践证明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基金“老鼠仓”本身也并非严谨的法律概念,只是一个民间约定俗成的叫法。概念是进行研究和立法、司法的前提,必须加以明确。本文将基金“老鼠仓”行为定性为“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并对其法律规制的完善提出初步的建议。本文首先从融通基金“老鼠仓”的案例入手,在第一章分析了该案的基本情况和行为特征,考察了对基金“老鼠仓”性质的争议和抢先交易的概念,初步探讨了将基金“老鼠仓”行为定性为“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的可行性。接着在第二章,笔者首先比较了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与内幕交易和个人交易的不同,并简要分析了其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将基金“老鼠仓”行为定性为“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的可行性。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现实和法律这...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范围
第一章 基金"老鼠仓"的定性
    一、基金"老鼠仓"的特征——以"融通基金案"为例
        (一) 融通基金"老鼠仓"案概况
        (二) 基金"老鼠仓"的特征
    二、基金"老鼠仓"的性质——"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
        (一) 我国对基金"老鼠仓"性质的争论
        (二) 抢先交易概念的考察
    小结
第二章 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的认定
    一、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与类似行为的区别
        (一) 与内幕交易的区别
        (二) 与个人交易的区别
    二、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的构成
        (一) 行为对象——抢先交易信息
        (二) 行为主体——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三) 行为方式——四种方式
        (四) 行为结果——造成基金份额持有人的财产损失
    三、对基金"老鼠仓"性质的再思考
    小结
第三章 规制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的现实必要性
    一、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对市场损害巨大
        (一) 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行为准则
        (二) 损害市场投资信心
        (三) 损害弱势市场主体的权益
    二、基金公司内部人的交易极易引发道德风险
        (一) 操作异常简单,获得信息易如反掌
        (二) 违法获利丰厚,对内部人诱惑巨大
        (三) 逃避监管相当容易,对涉案人处罚极轻
    小结
第四章 规制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的法律现状及漏洞
    一、我国基金公司内部人个人证券交易的法律规制现状
        (一) 法律层面对个人证券交易之概括禁止
        (二) 部门规章对个人证券交易之明确禁止
        (三) 我国基金公司内部人个人证券交易法律规制小结
    二、规制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的法律漏洞
        (一) 基金公司内部人与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法律关系缺乏明确认定
        (二) 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的概念、构成缺乏法律明确界定
        (三) 基金公司内部人个人证券交易信息披露严重不足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改"堵"为"疏"——转变规制理念
        (一) 放开基金公司内部人个人证券交易禁止之理由
        (二) 法律规制模式之优点
    二、从"无"到"有"——明确规定信赖义务及抢先交易
        (一) 确立基金公司内部人的信赖义务
        (二) 明确规定基金公司内部人抢先交易之概念及构成
    三、由"弱"到"强"——完善基金管理公司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一) 基金管理公司内控制度
        (二) 基金公司内部人个人证券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老鼠仓”行为入罪的思考[J]. 叶建勋.  法学杂志. 2009(09)
[2]“老鼠仓”入罪模式及选择[J]. 冯兆蕙.  河北法学. 2009(09)
[3]老鼠仓犯罪立法模式的批判性反思——兼论规范构成要件之修正[J]. 龚振军.  学术论坛. 2009(08)
[4]基金“老鼠仓”的法律规制研究——兼论《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相关规定的缺陷及完善[J]. 田兴洪,焦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5]“老鼠仓”问题法律应对探析[J]. 蔡曦蕾.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02)
[6]全流通下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以基金“老鼠仓”为视角[J]. 张韩.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7]对《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三个条文的修改建议[J]. 顾肖荣.  政治与法律. 2009(01)
[8]“老鼠仓”行为的犯罪化之分析及立法建议[J]. 黄利红.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17)
[9]为解决证券市场“老鼠仓”问题的若干立法建议[J]. 顾肖荣.  政治与法律. 2008(05)
[10]基金黑幕的法律规制 以“上投摩根老鼠仓”事件为例[J]. 倪受彬.  检察风云. 2007(12)

博士论文
[1]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冲突的法律研究[D]. 陈星德.中国政法大学 2007
[2]证券公开规制研究[D]. 盛学军.西南政法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个人交易规制研究[D]. 荣婧婧.中国政法大学 2009
[2]“老鼠仓”法律规制研究[D]. 杜莹.暨南大学 2008
[3]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义务之研究[D]. 程淑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91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91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f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