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心理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0 21:25
以“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前提的标准金融学对大量异像无法解释的困窘,表明了其局限性。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指出投资者由于启发式偏差、框定依赖等认知、情绪及偏好等心理方面的原因而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做出无偏估计,引起了对投资者心理研究的普遍关注。论文在对标准金融学及其局限性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非理性和证券市场非有效性的理论内涵,并对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相关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我国投资者心理和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论文通过量化投资者心理,并对心理指标与历史投资收益率及其变动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我国投资者在短期内的预期模式是持续型的,长时间的高收益将导致其谨慎的看涨情绪,而当投资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框定依赖于收益率的变动,得出我国投资者是非理性的结论。通过检验投资者心理预期是否与预期后的投资收益率具有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发现投资者心理预期与预期后的投资收益率不具有回归关系,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预期后的投资收益率不产生影响,从而拒绝投资者非理性导致市场非有效的观点。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标准金融学及其局限性
2.1 标准金融学的基本假设
2.1.1 理性人假设
2.1.2 有效市场假说
2.1.3 理性人假设与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在联系
2.2 标准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异像
第3章 行为金融学及其对异像的解释
3.1 投资者非理性与证券市场非有效的理论
3.1.1 投资者非理性心理
3.1.2 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
3.2 行为金融学对异像的解释
3.3 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相关论点的比较分析
第4章 中国投资者心理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4.2 样本选择
4.3 锚定启发式偏差的实证研究
4.3.1 历史收益率对证券公司BSI(周)变化的影响
4.3.2 历史收益率对券商与咨询机构BSI变化的影响
4.3.3 历史收益率对证券公司BSI(天)变化的影响
4.3.4 历史收益率对基金持股比例的影响
4.3.5 历史收益率对证券公司看涨、看跌及看平(周)变化的影响
4.3.6 历史收益率对券商与咨询机构看涨、看跌及看平变化的影响
4.3.7 历史收益率对证券公司看涨、看跌及看平(天)变化的影响
4.4 框定依赖的实证研究
4.4.1 历史收益率变动对证券公司BSI(周)变化的影响
4.4.2 历史收益率变动对券商与咨询机构BSI变化的影响
4.4.3 历史收益率变动对证券公司BSI(天)变化的影响
4.5 实证结论
第5章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5.2 样本选择
5.3 投资者情绪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3.1 证券公司BSI(周)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3.2 券商与咨询机构BSI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3.3 证券公司BSI(天)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4 投资者极端情绪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4.1 对应券商与咨询机构极端情绪的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分布情况
5.4.2 券商与咨询机构极端情绪对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影响
5.5 实证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沿研究[J]. 徐龙炳,陆蓉. 财经研究. 2001(08)
[2]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 王永宏,赵学军. 经济研究. 2001(06)
[3]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的实证分析[J]. 朱宝宪,王怡凯. 经济研究. 2001(04)
[4]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J]. 陈学荣,张银旗,周维. 系统工程. 2000(05)
[5]行为金融理论述评[J]. 黄兴旺,朱楚珠. 经济学动态. 2000(08)
[6]委托-代理关系下组合投资与资本结构优化决策[J]. 陈收,吴芸. 系统工程. 2000(04)
[7]证券组合投资中的几个非均衡问题[J]. 陈收,郝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07)
[8]不允许卖空的多因素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J]. 马永开,唐小我.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02)
[9]对中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J]. 林翔. 经济研究. 2000(02)
[10]风险度量方法与金融资产配置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 吴世农,陈斌. 经济研究. 1999(09)
本文编号:3705316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标准金融学及其局限性
2.1 标准金融学的基本假设
2.1.1 理性人假设
2.1.2 有效市场假说
2.1.3 理性人假设与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在联系
2.2 标准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异像
第3章 行为金融学及其对异像的解释
3.1 投资者非理性与证券市场非有效的理论
3.1.1 投资者非理性心理
3.1.2 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
3.2 行为金融学对异像的解释
3.3 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相关论点的比较分析
第4章 中国投资者心理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4.2 样本选择
4.3 锚定启发式偏差的实证研究
4.3.1 历史收益率对证券公司BSI(周)变化的影响
4.3.2 历史收益率对券商与咨询机构BSI变化的影响
4.3.3 历史收益率对证券公司BSI(天)变化的影响
4.3.4 历史收益率对基金持股比例的影响
4.3.5 历史收益率对证券公司看涨、看跌及看平(周)变化的影响
4.3.6 历史收益率对券商与咨询机构看涨、看跌及看平变化的影响
4.3.7 历史收益率对证券公司看涨、看跌及看平(天)变化的影响
4.4 框定依赖的实证研究
4.4.1 历史收益率变动对证券公司BSI(周)变化的影响
4.4.2 历史收益率变动对券商与咨询机构BSI变化的影响
4.4.3 历史收益率变动对证券公司BSI(天)变化的影响
4.5 实证结论
第5章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5.2 样本选择
5.3 投资者情绪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3.1 证券公司BSI(周)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3.2 券商与咨询机构BSI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3.3 证券公司BSI(天)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4 投资者极端情绪水平对未来收益率的影响
5.4.1 对应券商与咨询机构极端情绪的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分布情况
5.4.2 券商与咨询机构极端情绪对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影响
5.5 实证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沿研究[J]. 徐龙炳,陆蓉. 财经研究. 2001(08)
[2]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 王永宏,赵学军. 经济研究. 2001(06)
[3]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的实证分析[J]. 朱宝宪,王怡凯. 经济研究. 2001(04)
[4]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J]. 陈学荣,张银旗,周维. 系统工程. 2000(05)
[5]行为金融理论述评[J]. 黄兴旺,朱楚珠. 经济学动态. 2000(08)
[6]委托-代理关系下组合投资与资本结构优化决策[J]. 陈收,吴芸. 系统工程. 2000(04)
[7]证券组合投资中的几个非均衡问题[J]. 陈收,郝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07)
[8]不允许卖空的多因素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J]. 马永开,唐小我.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02)
[9]对中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J]. 林翔. 经济研究. 2000(02)
[10]风险度量方法与金融资产配置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 吴世农,陈斌. 经济研究. 1999(09)
本文编号:3705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705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