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知情交易与价格发现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8 21:49
非对称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是金融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领域,非对称信息虽然是核心研究内容,但大多数研究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买卖报价价差考察非对称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而没有直接分析非对称信息与基本的价格变量——风险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用于资产价格发现的研究,分析了非对称信息在资产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作用,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全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非对称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第一部分:第2章介绍了相关的市场交易机制以及信息结构。第3章详细介绍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起源、发展阶段、研究目的和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价格发现理论的发展阶段,阐述了开展基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价格发现的研究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意义。第二部分:实证研究中国股市买卖报价价差形成的分析。本章研究了上海股市买卖报价价差的形成问题,本文认为买卖报价价差是逆向选择成本和交易者对资产价值看法差异的函数,且与无条件资产价值的方差成正比。此外,价差还是潜在买者比例的凸函数。在此基础上,本章检验了报价价差在日内的变动趋势,并以流通股本分组,考察了不同流通股本股票组合知情交易行为的截面差异...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市场结构、信息与交易者行为特征
2.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2.2 信息概念与信息结构
2.3 信息的分类与特征
2.4 交易者行为特征
2.4.1 知情交易者交易特征
2.4.2 流动性交易者交易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
3.1 存货模型
3.2 信息模型
3.2.1 贝叶斯纳什均衡与序贯交易模型
3.2.2 噪音理性预期均衡与批量交易模型
3.2.3 看法差异模型
3.3 微观结构理论的最新进展
3.3.1 Giosten限价指令模型
3.3.2 Handa和Schwartz限价指令交易模型
3.3.3 Parlour限价指令的下单策略模型
3.3.4 Foucault的指令流形成模型
3.2.5 Handa、Schwartz和Tiwari买卖价差形成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情交易行为与价差形成
4.1 价差与交易成本
4.2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差变化
4.3 价差形成与分解的计量模型
4.3.1 Glosten-Harris(G-M)模型
4.3.2 LSB模型
4.3.3 MRR模型
4.3.4 HST模型
4.4 中国股票市场价差形成的实证研究
4.4.1 模型选择
4.4.2 数据准备
4.4.3 交易活跃度与买卖报价价差
4.4.4 交易时间与买卖报价价差
4.3.5 从买卖报价价差中估计知情交易概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情交易行为与股票价格发现
5.1 知情交易的推断
5.2 知情交易的度量
5.3 知情交易概率的度量模型
5.3.1 EKOP模型
5.3.2 Nyholm模型
5.4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过程的实证研究
5.4.1 交易对股票报价变化的影响程度
5.4.2 不同交易量股票组合的截面差异
5.4.3 不同流通规模股票组合的截面差异
5.4.4 不同交易时点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差异
5.4.5 不同交易规模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差异
5.4.6 不同市场深度下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差异
5.5 小结
第六章 宏观信息揭示与股票价格发现
6.1 宏观信息揭示与股票价格形成的理论框架
6.2 实证检验方法
6.2.1 主成分分析
6.2.2 典型相关分析
6.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6.3.1 数据
6.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6.3.3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政策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政策建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3745601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市场结构、信息与交易者行为特征
2.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2.2 信息概念与信息结构
2.3 信息的分类与特征
2.4 交易者行为特征
2.4.1 知情交易者交易特征
2.4.2 流动性交易者交易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
3.1 存货模型
3.2 信息模型
3.2.1 贝叶斯纳什均衡与序贯交易模型
3.2.2 噪音理性预期均衡与批量交易模型
3.2.3 看法差异模型
3.3 微观结构理论的最新进展
3.3.1 Giosten限价指令模型
3.3.2 Handa和Schwartz限价指令交易模型
3.3.3 Parlour限价指令的下单策略模型
3.3.4 Foucault的指令流形成模型
3.2.5 Handa、Schwartz和Tiwari买卖价差形成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情交易行为与价差形成
4.1 价差与交易成本
4.2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差变化
4.3 价差形成与分解的计量模型
4.3.1 Glosten-Harris(G-M)模型
4.3.2 LSB模型
4.3.3 MRR模型
4.3.4 HST模型
4.4 中国股票市场价差形成的实证研究
4.4.1 模型选择
4.4.2 数据准备
4.4.3 交易活跃度与买卖报价价差
4.4.4 交易时间与买卖报价价差
4.3.5 从买卖报价价差中估计知情交易概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情交易行为与股票价格发现
5.1 知情交易的推断
5.2 知情交易的度量
5.3 知情交易概率的度量模型
5.3.1 EKOP模型
5.3.2 Nyholm模型
5.4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过程的实证研究
5.4.1 交易对股票报价变化的影响程度
5.4.2 不同交易量股票组合的截面差异
5.4.3 不同流通规模股票组合的截面差异
5.4.4 不同交易时点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差异
5.4.5 不同交易规模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差异
5.4.6 不同市场深度下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差异
5.5 小结
第六章 宏观信息揭示与股票价格发现
6.1 宏观信息揭示与股票价格形成的理论框架
6.2 实证检验方法
6.2.1 主成分分析
6.2.2 典型相关分析
6.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6.3.1 数据
6.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6.3.3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政策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政策建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3745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74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