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市公司并购及其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7 05:35
  自我国证券市场诞生以来,兼并收购就一直伴随其发展。党的“十五大”关于“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的论述,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并促使我国新一轮并购热潮喷薄而出。上市公司作为各行业、各地区优秀企业的代表在我国现阶段并购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不仅是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成果。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来看,需要通过上市公司并购解决企业规模不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企业负债过重等问题来促进资产存量在不同经济实体之间的优化组合。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在初具规模后如何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并购来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这是我国证券市场深层次功能开发的重要方面。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来丰富上市公司并购的理论和完善上市公司并购政策,将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并购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 论文分四章: 第一章概述上市公司并购的内涵、分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上市公司并购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介绍我...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上市公司并购概述
    第一节 并购的内涵
        一、 兼并
        二、 收购
    第二节 上市公司并购的分类
    第三节 上市公司并购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
        二、 有利于我国防范金融风险
        三、 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四、 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的国有经济巨型集团企业的形成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实践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
        一、 并购的根本动因
        二、 并购的具体动因
        三、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特殊动因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基本方式
        一、 整体并购
        二、 投资控股并购
        三、 资产置换并购
        四、 股权有偿协议转让
        五、 股权无偿划转
        六、 二级市场并购
    第四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方向
        一、 上市公司的横向并购
        二、 上市公司的纵向并购
        三、 上市公司的混合并购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的不当干预
        一、 政府普遍地充当上市公司并购的主体
        二、 并购市场被人为地条块分割,上市公司并购很难真正从宏观上促进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与水平升级
        三、 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拉郎配”
        四、 有些地方政府还会居于各种心态,阻挠上市公司并购
    第二节 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行为规范问题
        一、 借资本营运之名行市场投机之实
        二、 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割裂问题及并购整合问题
        三、 关联交易并购多,非关联交易并购少
        四、 上市公司并购呈盲目性冲动
    第三节 上市公司并购的其他外部环境问题
        一、 资产评估问题
        二、 投资银行问题
        三、 并购的融资问题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问题的原因
        一、 企业制度因素
        二、 地方行政性壁垒大量存在
        三、 有关并购的制度和法规不完善
        四、 导致上市公司并购盲动性的原因
        五、 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因素
        六、 投资银行介入不足
        七、 公司上市管理的非市场性因素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问题的对策
        一、 明晰企业产权关系
        二、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市场化
        三、 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适当减持国有股
        四、 抑制上市公司盲目并购的对策
        五、 规范信息披露,加强市场监管
        六、 大力发展我国的投资银行业
        七、 建立多层次的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八、 建立和完善有关上市公司并购的法律法规
        九、 并购融资多元化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23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823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c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