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背景下的控股股东减持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5-02-08 16:19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随着大多数公司限售股的限售期的不断结束,市场上集中地出现了大小非解持事件。大小非减持问题已经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而控股股东作为公司的控制人,其的减持行为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控股股东减持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减持行为背后的动因,为制定控股股东减持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动态模型来研究控股股东减持动因,模型表明控股股东最优减持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负相关,与原持股比例正相关,与投资者保护水平负相关,与控制权系数成正相关,与公司规模负相关,与市场平均回报率负相关,与公司的风险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 本文通过选取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控股股东减持动因假设中除控股股东最优减持比例与原持股比例正相关这个假设外,其它假设均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实证结果同时表明控股股东减持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和公司业绩差。此外,本文发现控股股东减持并非普遍,少数控股股东选择了减持,多数控股股东选择了维持原有比例,甚至选择了增持公司股份,本文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减持成本的存在。 最后本文针对控股股东减持提...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问题及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可能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概述
2.1.1 产权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2 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控股股东减持的相关研究
3 控股股东减持理论分析
3.1 基础分析框架设计
3.2 控股股东最优持股比例
3.2.1 侵占决策
3.2.2 控股减持与投资者购买
3.3 控股股东减持动态过程与研究假设
4 实证研究设计
4.1 控股股东减持动因假设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1 样本选取
4.2.2 数据来源
4.3 变量设计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4.4 控股股东减持研究模型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1.1 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1.2 控股股东减持分组变量差异检验
5.1.3 行业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2 回归分析
5.2.1 相关性分析
5.2.2 回归结果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设
7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本文编号:4031634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问题及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可能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概述
2.1.1 产权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2 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控股股东减持的相关研究
3 控股股东减持理论分析
3.1 基础分析框架设计
3.2 控股股东最优持股比例
3.2.1 侵占决策
3.2.2 控股减持与投资者购买
3.3 控股股东减持动态过程与研究假设
4 实证研究设计
4.1 控股股东减持动因假设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1 样本选取
4.2.2 数据来源
4.3 变量设计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4.4 控股股东减持研究模型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1.1 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1.2 控股股东减持分组变量差异检验
5.1.3 行业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2 回归分析
5.2.1 相关性分析
5.2.2 回归结果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设
7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本文编号:4031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403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