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股票的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27 22:13
本文关键词:“高送转”股票的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原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股利政策是金融理论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公司金融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一直层出不穷。自上世纪6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金融学教授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提出“股利无关论”的观点之后,股利理论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注意,从“税差理论”到“一鸟在手”再到近些年流行的行为金融学理论等,经济学家利用各种手段,从各个方面对股利股利理论进行了探讨,但始终都没能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以至于Black(1976)提出了所谓的“股利之谜”的叹息!特别是对于股票股利政策,它只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项目之间的变动而已,但市场却给予了正面的反应。在中国,这种纯粹股利政策带来的超额收益尤其明显,甚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而国内外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一直在否定与再否定之间徘徊,始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 而中国股市自1990年诞生以来,至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随着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以及几近完成,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机构投资者的比重还是投资理念等,已经拥有三十多万亿的中国股市已经逐渐成熟,然而市场则一直都在反反复复地抄着一个概念:高送转行情,近些年这种现象竟然越演越烈。2013年年底,只是有“高送转”传言的安瑞科,竟然连拉三个涨停板,一周内涨幅超过30%,这种火爆的行情让人咋舌。每年在年报公布的前期,即从二月份、三月份直至四月份,媒体和市场都会热烈反复地探讨着所谓的“高送转”行情,甚至是作为机构投资者的支撑的券商研究所,也把“高送转”当成了一个重要的投资策略。然而所谓的“高送转”只是股东权益项目之间的变动而已,它怎么就增加了企业的价值了呢?!是市场不理智还是这种“高送转”真的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这是我一直想去深入了解的问题。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一方面造成了投资者的理念非常的不成熟,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和非理性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一夜暴富的思想造成了整个市场的投机氛围十分浓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质量良莠不齐,在“高送转”的这些公司中,有些是确实是为了在节约现金的流出的基础上扩大股本以提高股票的流动性,进而传递出公司良好的预期,但也确实存在很多的公司只是为了利用市场的这种财富效应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于研究方法和结论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首先,以前的文献对超额收益的计量标准上,几乎都选择了以大盘指作为标准,其忽略了在某段时间内个股所在行业可能超越大盘带来的超额收益“淹没”现象,而已行业指数作为计量标准,则更准确地计量了超额收益。再者,以前的文献对于这种现象的分析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对于一个这么大的市场,从某一个假说去评论整体的行为,显然是很荒谬的,所以本文将对主要的假说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分析,以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真正原因。 本文主要包括八个部分,其分别是: 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思路、研究的背景、意义,创新和不足之处,给出整个论文的框架。 第二部分文献回顾。本文先是回顾了股票股利的历年的主要理论进展,进而引出股票股利的相关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具体的分析股票股利相关公司的超额收益的实证情况,以及具体的对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的分析。 第三部分中国上市公司“高送转”超额收益的实证分析。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最近两年的数据以分析中国的“高送转”股票的超额收益到底存在与否,以及其程度如何。 第四部分从投资者角度对“高送转”股票超额收益现象的解释。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之上,本文接着对超额收益存在的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信号传递理论、价格幻觉假说、低价股效应、羊群效应和财富增加假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对送转决策的分析。因为,“高送转”股票的超额收益的现象存在仅仅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管理层的角度分析“高送转”股利政策的深刻原因,这部分主要从管理层的套利假说和吸引基金投资假说的角度分析。 第六部分在结合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内容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采用logit模型对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动因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上市公司“高送转”股票超额收益存在的原因。 第七部分本文还将结合中国的文化和资本市场的现状等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股票超额收益存在的其他原因。 第八部分结论。本文还将试着去找出“高送转”财富效应的其他效应,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本文的结论,提出一定的政策措施以及构建投资组合。 通过实证分析,利用2012-2013两个会计年度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送转股大于等于十的个股作为“高送转”股票的研究对象,总共有341个样本数据,在进行行业分类的基础之上,证实了“高送转”股票的超额收益的存在。通过Eviews进行数据回归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近两年“高送转”的股票,除了材料行业的股票外,都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另外,超额收益最高的是金融行业。然后本文再通过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或者上市的板块来对比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股票的超额收益情况,其结果如下: 其中深沪主板的“高送转”股票的超额收益为:10.54%,中小板的“高送转”股票的超额收益为:13.25%,而创业板的“高送转”股票的超额收益为:8.47%。 上述数据再次证明了总体上的“高送转”股票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但超额收益的大小并不一定与上市公司的规模呈反比,股本规模最小的创业板的超额收益竟然是最低,而中小板的收益则是最高的 另外,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高送转”股票超额收益存在的动因进行了进一步地探析,得出的结论总体上支持“股本扩张假说”和“羊群效应假说”,但没有支持“最优价格区间假说”和“信号传递假说”,这说明了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高送转”股票的超额收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非理性现象。 最后,本文的不足在于:对于超额收益分析的标的,只是分析了最近两年的情况,对以前的数据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另外,对于超额收益存在的原因的分析,虽然本文试着找出了其最主要的因素,但由于才疏学浅,难免会将有些因素落下,并且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对这些具体的因素没有进行更详细以及更有说服力的探究,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股利政策 高送转 财富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F275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
- 1.3 本文的结构12-13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13-15
- 2. 股利政策回顾及文献综述15-31
- 2.1 股利政策回顾15-22
- 2.2 文献综述22-31
- 2.2.1 国外关于“高送转”研究的文献综述22-25
- 2.2.2 国内关于“高送转”研究的文献综述25-31
- 3. “高送转”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31-38
- 3.1 相关定义31-33
- 3.1.1 股利政策形式31-32
- 3.1.2 送转股的特征32
- 3.1.3 关于股票分红的几个关键时间点32-33
- 3.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33-34
- 3.3 研究方法34-35
- 3.4 实证结果35-38
- 4. 从投资者角度对“高送转”股票超额收益现象的解释38-42
- 4.1 财富幻觉假说38-39
- 4.2 羊群效应假说39-40
- 4.3 信号传递假说40
- 4.4 低价股效应40
- 4.5 价格幻觉假说40-42
- 5.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对高送转决策的分析42-45
- 5.1 信号传递假说42-43
- 5.2 交易区间假说43
- 5.3 股利迎合理论43
- 5.4 股本扩张假说43-44
- 5.5 资金留余假说44-45
- 6. 基于“高送转”的LOGIT模型检测45-55
- 6.1 背景介绍45-47
- 6.2 LOGIT模型的含义47-49
- 6.3 实证检验49-55
- 7. 影响“高送转”行情的其他因素55-57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57-59
- 参考文献59-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生,高伟强;论红利分配方式与公司价值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2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3 陆正华;钟婉怡;陈娟娟;;创业板公司“高送转”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0年27期
4 曹媛媛,冯东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基于股利政策稳定性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2期
5 孔小文,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6 肖淑芳;张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操纵与送转股[J];管理科学;2009年06期
7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8 李常青;魏志华;吴世农;;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9 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10 黄娟娟;沈艺峰;;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究竟迎合了谁的需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7年08期
本文关键词:“高送转”股票的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原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1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4914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