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股市流动性溢价与流动性定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16:35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市流动性溢价与流动性定价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因子 LCAPM


【摘要】:流动性是衡量金融市场高效有序运行的一个关键指标,本质上金融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市场的流动性。因此,学者们围绕流动性、流动性与资产收益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Amihud在2002年首次提出了流动性溢价理论,即低流动性股票的预期收益要高于高流动性股票的预期收益,继而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发现流动性风险对资产定价有重要作用。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学术界更加关注流动性风险及其定价能力的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在国际及新兴市场上举足轻重。本文分别用换手率、非流动性比率、交易金额三种不同流动性度量指标全面探讨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是否具有资产定价能力。本文选取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流动性溢价的分析。首先基于横截面回归方法分析发现,非流动性比率和交易金额相比换手率能更好的度量流动性,二者对股票的预期收益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符合流动性溢价理论;其次基于组合收益差的检验,分别对换手率、非流动性比率、交易金额三个指标每月分成十组形成投资组合,经检验发现三种指标度量流动性的高低组合收益差均在0.01水平下显著不为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2)经风险调整后的流动性溢价分析。分别用CAPM模型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我国股市经风险调整后的流动性溢价做进一步检验,研究发现截距项在0.01水平下仍显著不为零,表明市场因素、规模因素、帐市比因素都不能完全解释流动性溢价,即风险调整后的流动性溢价依然存在。接着进一步检验分析(3)流动性风险的资产定价能力。依据Liu (2006)的思想,构造流动性因子,将其引入CAPM模型中,构建基于流动性的资产定价模型(LCAPM)。研究发现换手率、非流动性比率、交易金额度量的流动性风险均能完全解释流动性溢价,这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中流动性风险是一个资产定价因子。LCAPM模型的研究是本文的创新所在,是对资产定价理论研究文献的有益补充。这一研究有助于学术研究人员选取优良的流动性度量指标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不论对学者还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因子 LCAPM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4
  • 1.2.1 流动性溢价的研究12-13
  • 1.2.2 流动性风险的资产定价能力研究13-14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4-19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框架15-17
  • 1.3.3 创新点17-19
  • 第二章 流动性相关理论与资产定价模型19-25
  • 2.1 流动性相关理论19-20
  • 2.1.1 流动性与流动性溢价的内涵19
  • 2.1.2 流动性度量19-20
  • 2.2 资产定价相关模型20-23
  • 2.2.1 CAPM模型20-21
  • 2.2.2 ATP套利定价模型21-22
  • 2.2.3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22-23
  • 2.2.4 Liu's二因子模型23
  • 2.3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流动性溢价的分析25-31
  • 3.1 数据及描述性统计25-26
  • 3.2 横截面回归分析26-27
  • 3.3 组合收益差检验27-28
  • 3.4 本章小结28-31
  • 第四章 经风险调整后的流动性溢价分析31-35
  • 4.1 基于CAPM模型的流动性溢价分析31-33
  • 4.2 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流动性溢价分析33
  • 4.3 本章小结33-35
  • 第五章 LCAPM模型对流动性溢价的分析35-39
  • 5.1 LCAPM模型的建立35
  • 5.2 基于LCAPM模型的流动性溢价检验35-38
  • 5.3 本章小结38-39
  • 第六章 结论39-41
  • 展望41-43
  • 参考文献43-4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7-49
  • 致谢49-51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1-53
  • 承诺书53-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聪;唐静武;;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比较研究[J];南方金融;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572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572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0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