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适度举债规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适度举债规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债务 适度举债规模 Granger检验 KMV模型 信用风险
【摘要】: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导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财政风险急剧上升,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相继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关注。多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懫取借款、搭建地方融资平台、担保或延期支付、转贷国债资金等多种方式举债筹集资金,方法趋于多样化、方式也越来越隐蔽,加上各地没有建立完善的债务监测体系和偿还机制,也没有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和专门的债务管理办法,债务管理混乱,使得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更是呈现出规模大、增长快、结构不合理的趋势,且新的举债主体、举债方式更为复杂、隐蔽,为后金融时代经济稳健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理论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债务风险的定性分析,或者仅仅运用单一的风险指标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进行衡量,且鲜有专门独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已相当庞大,,加剧了中国财政领域的结构性风险。因此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及适度举债规模进行研究,对于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确保财政可持续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研究,结合之前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地方政府的适度举债规模。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比较借鉴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管理机制,并从理论角度和债务指标角度对适度的举债规模做出界定。第二部分,从债务规模、债务结构、举债方式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出举债主体混乱、债务趋于隐性化,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低,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以及缺乏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构等问题。第三部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学方法对影响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多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中找出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各级地方政府确定适度的举债规模、控制债务风险提供前提和基础。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地方财政收支而非GDP是影响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最主要因素。第四部分,基于KMV模型的思想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用风险模型,并将信用风险与举债规模相联系,通过对违约概率的限定提出地方政府安全的举债规模。本文以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为研究对象,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对债务规模非常敏感,当债务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政府的违约概率会急速上升;基于可担保收入真实分布得到的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概率要高于理论分布下的违约概率。对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而言,要求预期违约概率小于0.4%,则举债规模不应超过大约1394.64亿元,该举债规模占2013年浙江省基础设施投资额的36.11%,占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的36.73%,占浙江省GDP的3.72%。第五部分,总结全文,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法律体系、分类解决政府性债务存量和增量、建立透明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预警体系和改革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地方债务 适度举债规模 Granger检验 KMV模型 信用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5;F2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1-14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14-17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的国际经验17-23
- 第一节 关于适度举债规模的界定17-18
- 第二节 各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机制18-23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23-29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23-27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27-29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因素分析29-34
- 第一节 诸多经济因素的初步相关分析29-30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0-33
- 第三节 小结33-34
- 第五章 基于 KMV 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研究34-51
- 第一节 基于 KMV 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信用风险模型34-42
- 第二节 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信用风险与适度举债规模的实证分析42-49
- 第三节 小结49-51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51-56
- 第一节 结论51-52
- 第二节 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相关建议52-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李锁,刘红全,成淑元;地方政府债务危及金融稳定问题初探[J];西安金融;2005年01期
2 陈龙;付志宇;;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陈穗红;;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与风险防范[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9期
4 侯抿抿;;求解地方政府债务难题[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年10期
5 赵灵章;许佳鹏;;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赵晓宏;;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7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中国财政;2008年11期
8 张爱荣;李震;;浅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10期
9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吕伟;刘谊;闫晓茗;;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22期
10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吕伟;刘谊;闫晓茗;;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育;丁德铭;刘素合;王景东;牟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化解问题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志广;;中国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与债务风险的化解[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苏忠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化解政府债务的做法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裴育;;基于财政体制改革视角透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路径[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姜宏青;;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孙亦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平台问题研究[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柯金川;张秋生;孟庆莉;;新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9 刘卫国;;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缺陷及其风险防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詹向阳;;辩证看待政府平台融资,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文余 沈常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敲响警钟[N];发展导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施韬;说说地方政府债务[N];金融时报;2004年
3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二月惊蛰[N];中国经营报;2004年
4 何勇海;地方政府债务黑洞 如何填平[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彭竹兵 李洪文;马龙: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王清江;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威胁经济安全[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李斌;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郭立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务之急[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郭立场;地方政府债务事关和谐社会大局[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肖亮;地方政府发债方案已呈国务院[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晔;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邵伟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黄芳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林建设;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经纬;经济社会学视角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D];复旦大学;2012年
6 谢群;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7 戴传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邵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与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马丹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郭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志超;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朱春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D];河北大学;2011年
3 李鹏;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文静;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南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张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庞业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王正宇;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分析及其预警系统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李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许明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及风险防范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83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58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