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速、股市涨跌的动态关系——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速、股市涨跌的动态关系——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的实证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选取2000—2012年的月度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GDP增速及股市涨跌情况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DP增速与股市涨跌间存在较密切的动态关系;老年人口比重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的冲击最为显著,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关系;成年人口比重与GDP增速、股市涨跌均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GDP增速与股市涨跌在长期内对于三类人口结构的影响都不明显。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GDP增速 股市 脉冲响应
【分类号】:F124;F832.51;C924.24
【正文快照】: 一、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财富的普遍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82—2012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4.9%快速攀升至9.1%,几乎翻倍。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2 杨菊华;陈卫;彭希哲;;中国离极低生育率还有多远?[J];人口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芳;;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新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彬;;我国商业银行高储蓄率的“囚徒困境”分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9年06期
3 邢志平;;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研究——基于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4 张成华;郑则文;;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5 李俊青;袁宏运;柯力涵;;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付方式精算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6 胡秋明;;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内部收益率的比较分析[J];财经科学;2008年06期
7 庞明川;;中国的投资效率与过度投资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7期
8 龚六堂;颜瑾;;耐用消费品与储蓄[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9 孙烽,寿伟光;最优消费、经济增长与经常账户动态——从跨期角度对中国开放经济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1年05期
10 朱战宇,吴冲锋,王承炜;开发个人退休账户市场研究[J];财经研究;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亚敏;;企业年金与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范式: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钟若愚;;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及借鉴[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黄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储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稻葵;陈实;;破解中国消费率下降之谜[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6期)[C];2010年
6 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7 刘永平;陆铭;;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家庭养老视角的理论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8 张微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省团风、宜都和仙桃三地的调查[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9 陈贵富;;教育水平与中国家庭储蓄[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刘沁清;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汇率政策[D];复旦大学;2010年
7 甘小芳;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杨健;中国城镇企业“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水平协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付立春;中国消费率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制成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波;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福利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唐桂庆;1990年代末人口流动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丁鸣杰;基于企业高储蓄的分析谈扩大消费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孟望生;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常晓媛;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范小东;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10 滕菲;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丁·费尔德斯坦;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02期
2 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3 张新泽,王毅;“存差”误解和贷款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4 宋文兵;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1987—1997[J];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5 陈卫;吴丽丽;;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6年01期
6 赵扬,宋铮;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586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58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