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论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根本动因与实现机制——基于上市公司信用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7-29 09:36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根本动因与实现机制——基于上市公司信用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 监管 信用


【摘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普遍存在缺陷,违规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屡见不鲜,根本原因在于上市公司信用丧失。因此,我国必须加强上市公司监管。上市公司监管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监管,目的在于维护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信用。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具体包括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依法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状况、内幕交易及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了监管。这样,有利于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信用实现,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上市公司 监管 信用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作为资本市场最主要的法律之一,《证券法》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尽管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万萍;;论上市公司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2 徐慧玲;;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投资者利益格局及保护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3 廖理;沈红波;郦金梁;;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4 傅强,张小波;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治理监管的国际比较[J];管理现代化;2005年03期

5 游文丽;罗颖琳;;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葛晨虹;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源[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7 马新彦;;内幕交易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8 柯湘;;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权的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9年03期

9 朱慈蕴,王莉萍;“上市信用”是上市公司的特有信用[J];中国法学;2004年01期

10 梁上上;上市公司信用的法律架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改霞;;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J];北方经济;2011年08期

2 郭均英;;股权分置改革与盈余管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0年36期

3 詹雷;郭文娟;;我国公司治理综合指数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1年06期

4 蒙立元;张颖;;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外比较[J];财会月刊;2009年30期

5 张宏亮;崔学刚;;后股权分置背景下CEO更换与投资者保护:动因及效应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6 王亮;姚益龙;;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会减少“掏空”行为吗?[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7 禹建柏;;试论元典儒学的政治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船山学刊;2007年02期

8 唐贤秋;关于诚信的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9 杨小华;;规范诚信与德性诚信的结合:现代诚信的合理建构[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徐慧玲;;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投资者利益格局及保护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荣梅;倪筱楠;金秀玉;;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徐全华;王华;梁权熙;;会计稳健性、财务困境与公司风险转移[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安灵;;股权分置改革的长期价值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方红星;金玉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少军;;2011~2012年金融法研究综述[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6 周运兰;郑莎;;公司内部治理与会计舞弊探析[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浦艳;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全华;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奚宾;中国上市公司持有现金价值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玉洁;上市公司治理溢价检验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淳伟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刘碧波;信息发现与股改解禁投资者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史晓明;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任翠玉;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鹏;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4 李岚;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张佳;公司治理对超额现金持有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6 马锦君;我国商业诚信体系建构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艳;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研究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吝小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王伟;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鹏娜;上市公司基于TRR的经营业绩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昌;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的一种构想——建立和完善多“极”化的董事会[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2 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3 奉立城;许伟河;;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超常收益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4 冯果;论控制股的转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叶逊,陈振华;中美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与思考[J];东岳论丛;2004年02期

6 彭真明,江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国监事会制度之比较——也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J];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7 廖理;沈红波;郦金梁;;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8 张宗新,伊力亚斯·加拉力丁;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基于契约理论的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3期

9 丁守海;;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10 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芦晓铭;交易所证券上市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屹;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金融纵横;2003年06期

2 余漱峰,郦玉敏;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J];财会研究;2004年12期

3 宋智;关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多元化的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05期

4 刘q,

本文编号:588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588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