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9:03
本文关键词: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融资融券作为一种信用交易制度,在国外的金融市场上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种交易制度已经成为成熟金融市场上的基础交易方式,并且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载体。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融资融券交易产生的具体影响仍有所争议。具体来说,这种信用交易就像一把“双刃剑”会对股票市场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融资融券交易能够提升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并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信用交易机制尤其是卖空机制很可能带来市场剧烈波动的风险。 2010年3月31日,我国的股票市场正式开始了融资融券交易试点,结束了长期以来“单边市”运行的历史。自融资融券制度引入以来,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截止到2013年3月14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1526.1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94.74亿元,融券余额31.39亿元。2012年8月,转融资业务开始启动,2013年2月28日转融券业务正式推出,转融通业务的开展将增加信用交易所需的资金和证券供给,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因此,检验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梳理了对融资融券制度影响股票市场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分析以往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随后文章在已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从融资融券交易的具体过程分析融资融券如何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和流动性产生影响,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除此之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发展历程,然后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从流动性和波动性两个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开展对市场运行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文章检验了当股票市场处于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的运行区间时,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最后,结合实证检验的结果和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完善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实证检验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10年3月31日至2013年1月15日,实证方法为多元线性回归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提升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其中融资交易的提升作用高于融券交易。实证结果符合本文的研究假说,即融资融券交易具有提升市场流动性的作用。融资交易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大于融券交易的结论也符合现实,当前我国融券交易的规模远远小于融资规模,这导致融券交易的影响相对于融资交易来说较为有限。 2.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实证检验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10年3月31日至2013年1月15日,选用的实证方法为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结果表明,融资交易减小了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水平,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融券交易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对股市波动造成正向的影响,后来又造成负向的影响。实证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本文的研究假说,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融券规模较小,使得融券机制尚不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区间正处于我国股市表现低迷的时期,在股票价格不断下跌的趋势下,投机性的卖空行为导致了股市波动性的增加。 3.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实证检验在市场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的区间,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是否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本文首先确定在2010年3月31日至2013年1月15日期间,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共有一个上涨区间,即为2010年7月5日至2010年11月8日;共有两个下跌区间,分别为2011年4月18日至2012年1月5日,2012年5月4日至2012年12月4日。实证结果表明,当股票市场指数处于上涨趋势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加大了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水平;当股票市场指数处于下跌趋势时,融资交易减小了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水平,而融券交易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水平。可见,正如Garbade(1982)、Bogen和Krooss (2004)持有的观点,当市场上涨时,融资交易将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当市场下跌时,融券交易将推动股市进一步下跌,通过这种方式,融资融券交易将通过杠杆效应放大市场波动。
【关键词】:融资融券 股票市场 波动性 流动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1. 导论11-16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12-15
- 1.2.1 研究思路12-14
- 1.2.2 结构安排14
- 1.2.3 研究方法14-15
-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5-16
- 2. 文献综述16-22
- 2.1 融资融券与股票市场波动性16-18
- 2.1.1 海外市场研究16-18
- 2.1.2 国内市场研究18
- 2.2 融资融券与股票市场流动性18-20
- 2.2.1 海外市场研究18-19
- 2.2.2 国内市场研究19-20
- 2.3 融资融券与股票定价效率20
- 2.4 文献评述20-22
- 3. 融资融券影响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22-26
- 3.1 融资融券影响股票市场波动性的作用机制22-24
- 3.1.1 融资交易影响股票市场波动性的作用机制23
- 3.1.2 融券交易影响股票市场波动性的作用机制23-24
- 3.2 融资融券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机制24-26
- 3.2.1 融资交易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机制24
- 3.2.2 融券交易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机制24-26
- 4. 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发展历程26-29
- 4.1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历程26-27
- 4.2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现状27-29
- 5. 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检验29-51
- 5.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29-30
- 5.2 实证方法和变量选择30-31
- 5.3 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31-36
- 5.3.1 平稳性检验31-32
- 5.3.2 融资交易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32-33
- 5.3.3 融券交易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33-35
- 5.3.4 实证结论35-36
- 5.4 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36-44
- 5.4.1 平稳性检验36
- 5.4.2 VAR模型估计36-40
- 5.4.3 Granger因果检验40-41
- 5.4.4 脉冲响应41-43
- 5.4.5 方差分解43-44
- 5.4.6 实证结论44
- 5.5 不同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44-51
- 5.5.1 数据区间选取与变量选择44-45
- 5.5.2 平稳性检验45-46
- 5.5.3 VAR模型估计和脉冲响应46-50
- 5.5.4 实证结论50-51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51-55
- 6.1 研究结论51-52
- 6.2 政策建议52-53
- 6.3 研究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东亮;阮青松;;基于协整分析的卖空机制市场冲击效应研究[J];市场论坛;2011年08期
2 廖士光;杨朝军;;卖空交易机制对股价的影响——来自台湾股市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3 骆玉鼎;廖士光;;融资买空交易流动性效应研究——台湾证券市场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5期
4 顾海峰;孙赞赞;;融资融券对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陈建瑜;;我国证券融资融券的实现路径[J];中国金融;2006年08期
6 陈淼鑫;郑振龙;;推出卖空机制对证券市场波动率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02期
7 杨德勇;吴琼;;融资融券对上海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流动性和波动性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笑;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2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82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