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市公司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本文关键词:论上市公司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摘要】:公众投资者,作为我国证券市场资金的主要来源方,其权益的保护程度直接反应了一国证券市场的法治程度。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转型时期,各项制度及其执行均存在问题,公众投资者权益成为证券市场被侵犯的高发领域,尤其是在上市公司处于强制退市风险之中时,公众投资者权益被严重侵犯且长期处于被侵犯的状态之中。造成这种不正常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信息披露制度与民事责任体系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出现公众投资者权益被侵害的事实之后,司法救济程序启动困难,且没有专门的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机构从而导致侵权状态处于持续之中。为解决我国证券市场中这种不正常现象,通过实例论证与域外相关考察,认为,应当通过确立简明表述原则实现信息披露制度的设立初衷,同时,加重违规信息披露以提高其违法成本,并且通过有效的持续性信息披露审查,使得上市公司以及拟上市公司不敢也不能进行虚假披露,从而达到保障公众投资者知情权;同时,鉴于目前我国证券领域相关立法对于民事责任规定不甚完善,细化其相关细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破除《证券法》第69条的“三层次”归责原则的设置,扩大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取消过错责任原则在证券民事赔偿责任领域的适用,与此同时,打破“因虚假陈述”才可要求承担民事责任的限制。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与民事责任制度的同时,司法救济程序的完善、专门保护机构的构建以及将最新出现的中介机构预先赔付常态化建设,成为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取消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前置性程序以及单独设置“因同一原因造成的证券事件”的代表人诉讼模式,能够很好的维护公众投资者的诉讼权利从而来保障实体权利。而设置专门的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机构,不仅是国际通行做法,更是我国当下急迫需要完善和建立的,中介机构预先赔付常态机制与上市强制险均是通过第三方的方式,来实现市场对公众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从上述几个方面来对我国上市公司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进行完善,能将我国在该领的立法及执法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关键词】:退市制度 强制退市 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D922.28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导论11-21
- 第一章 我国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现状21-35
- 第一节 我国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保护的立法现状21-25
- 第二节 我国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保护的执法现状25-27
- 第三节 我国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保护存在的问题27-32
- 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29-30
- 二、司法救济程序难以启动30-31
- 三、无专门投资者权益保护机构31
- 四、民事赔偿责任体系“空心化”31-32
- 五、中介机构预先赔付未形成有效机制32
- 第四节 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32-35
- 一、投资者保护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32-33
- 二、公众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强制退市中的风险分析33-35
- 第二章 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域外研究及启示35-43
- 第一节 立法上重视公众投资者权益的保护35-39
- 一、设置专门的投资者保护法36-37
- 二、设置专门的证券民事纠纷诉讼制度37-39
- 第二节 公众投资者保护的配套制度较为完善39-43
- 一、设置专门的投资者保护机构39-40
- 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40-43
- 第三章 完善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建议43-57
- 第一节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43-47
- 一、确定简明表述原则43-44
- 二、加重违规信息披露责任44-46
- 三、持续信息披露审查46-47
- 第二节 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制度47-50
- 一、取消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前置程序47-49
- 二、诉讼模式的合理化设置49-50
- 第三节 设置专门的公众投资者权益保护机构50-51
- 第四节 细化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具体规则51-53
- 一、扩大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适用51-52
- 二、扩充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内容52-53
- 第五节 构建中介机构预先赔付常态机制53-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62-63
- 后记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正飞,刘桂进;中国公众投资者信息需求之探索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2 林义相;以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J];中国金融;2004年08期
3 施国华;别让股市成“坑”市[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37期
4 刘荣茂,周良;公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需求研究——南京市公众投资者个案调查[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卫爱华;张道选;;完善社会公众投资者保护机制途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6 廖旗平;;股权分置改革对公众投资者利益影响因素的分析[J];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7 廖旗平;;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公众投资者利益影响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鹏;蔡庆丰;;公众投资者利益与机构投资者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武汉金融;2008年02期
9 蒋亚朋;何玉;;中国公众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基于股民呼叫中心投资者提问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10 孙燕东;潘月云;;论股份全流通后我国公众投资者的权益保护[J];经济纵横;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亚朋;;中国公众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基于股权呼叫中心投资者提问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砚龙;公众投资者权益不容忽视[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2 湖北 杨淑荣;国有股场外减持是否公平[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周到;兑现含权预期 控制新股发行[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傅桃昌;股改方案 岂能如此忽悠公众投资者[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 宋一欣;公众投资者保护制度渐入佳境[N];证券时报;2013年
6 宋一欣;“新国九条”力保公众投资者权益七项配套工作仍需完善[N];证券时报;2014年
7 国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邓良生;A股发行应实行差异价[N];中国证券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杜文娟;证券法修订 保障公众投资者利益[N];人民日报;2005年
9 林坚;公众投资者拥护是改革成功的关键[N];上海证券报;2005年
10 皮海洲;大股东必须参与全流通后的增发[N];上海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旗平;流通权定价、股权分置改革与公众投资利益保护[D];中山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青枚;论上市公司强制退市中公众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冬;全流通时代中国公众投资者会计信息需求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3 李燕媛;中国公众投资者会计信息需求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4 江浩鑫;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责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3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83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