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0:20

  本文关键词: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预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风险预警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摘要】: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速上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成为现阶段众多学者专家追踪的焦点。据最新官方统计,截止2013年6月,我国地方债务额已达17.89万亿,其实金融危机之前地方债总量并不是很多,也就是说债务的增长主要集中在09年我国实行的4万亿刺激经济措施之后的阶段。业内人士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会成为我国2015年面临的3D(通货紧缩Deflation、货币贬值Devaluation、债务违约Default)困局之头号“灰天鹅”。2014年10月新出台的43号文件指出,中央政府明确与地方政府债务划清界限,实行不救助原则,不再为地方债背书,这无疑加大地方政府的压力。因此,为防范可能转变的债务危机,现阶段科学地预警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我们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从界定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中地方政府层级和对法定债务的含义出发,对地方政府的整体债务的内涵给予重新定义;同时介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汉娜对地方债的分类,即由直接与或有、显性与隐性四种债务构成的组合矩阵,以及我国权威机构之前确认的政府债务类别;然后结合财政风险,定义地方债务风险,阐明其特征和转嫁方式。接着采用最新数据,从我国2010年和2013年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层级分布、区域分布、借债主体、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方面综合分析,了解到现阶段我国具体状况,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内部风险,包括收支风险、规模风险、结构风险、管理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有来自于不可控的外部环境风险,并明确指出形成风险的原因,诸如债务本身不确定性,我国财税体制缺陷,城市化进程加快引起资金需求加大,政府行为短期化和地方政府的盲目自信等。之后在说明有必要且有可能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对预警流程进行整体设计,指出预警方法和指标体系是测定和评价风险的核心,其中指标集从内部风险、相关风险和外部风险构建,对于预警方法,本文先是介绍目前该领域常用的主要方法,再阐述本文选择用的因子分析法建立地方政府预警系统模型的基本原理。以S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对S省2007年至2012年的反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的108个数据进行约减,再运用因子分析法降维,借助SPSS 18.0提取出了3个主因子,得出因子综合得分值,结论是S省现阶段债务风险处于中度风险区间,而且通过其中一个主因子的解释可以看出,控制S省政府债务风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降低债务总量和或有债务占比,从而达到降低结构风险和整体风险的目的。在文章的结尾章,笔者从财政体制的完善、监管机制的建立和新型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的引入这三个角度给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风险预警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16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2-14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4-16
  • 1.3.3 文献述评16
  • 1.4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16-18
  • 1.4.1 主要内容16-17
  • 1.4.2 研究方法17
  • 1.4.3 技术路线图17-18
  •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论概述18-24
  • 2.1 地方政府债务概述18-20
  • 2.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18
  • 2.1.2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18-20
  • 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概述20-24
  • 2.2.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涵义20
  • 2.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征20-21
  • 2.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转嫁途径21-24
  • 3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24-38
  •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特点24-29
  • 3.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构成分析29-33
  • 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33-38
  • 3.3.1 财政分税制的弊端是地方自治能力不足的根源33-35
  • 3.3.2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促成大量公益性债务资金的需要35-36
  • 3.3.3 地方政府盲目的增长预期和政府行为短期化纵容风险的扩大36-38
  • 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设计38-50
  • 4.1 预警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8-39
  • 4.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设计思路39-41
  • 4.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确定41-44
  • 4.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方法的选择44-50
  • 4.4.1 常见的风险预警方法简介44-46
  • 4.4.2 本文预警方法选择46-50
  • 5 基于S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拟分析50-62
  • 5.1 S省基本情况介绍50-51
  • 5.2 数据信息的来源51
  • 5.3 预警指标体系的形成51-54
  • 5.3.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51-52
  • 5.3.2 预警指标的筛选52-54
  • 5.4 实证分析54-62
  • 6 防范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及建议62-68
  • 6.1 完善现有财政体制62-63
  • 6.1.1 合理界定政府之间事权与支出的分配关系62
  • 6.1.2 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62
  • 6.1.3 完善地方收入分配机制62-63
  • 6.2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63-65
  • 6.2.1 中央政府事前监督地方政府债务63-64
  • 6.2.2 内外部事中监控地方政府债务64-65
  • 6.2.3 事后反馈地方政府债务状况65
  • 6.3 引入新型政绩考核评价机制65-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李锁,刘红全,成淑元;地方政府债务危及金融稳定问题初探[J];西安金融;2005年01期

2 陈龙;付志宇;;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陈穗红;;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与风险防范[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9期

4 侯抿抿;;求解地方政府债务难题[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年10期

5 赵灵章;许佳鹏;;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赵晓宏;;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7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中国财政;2008年11期

8 张爱荣;李震;;浅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10期

9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吕伟;刘谊;闫晓茗;;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22期

10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吕伟;刘谊;闫晓茗;;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育;丁德铭;刘素合;王景东;牟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化解问题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志广;;中国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与债务风险的化解[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苏忠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化解政府债务的做法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裴育;;基于财政体制改革视角透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路径[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姜宏青;;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孙亦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平台问题研究[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柯金川;张秋生;孟庆莉;;新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9 刘卫国;;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缺陷及其风险防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詹向阳;;辩证看待政府平台融资,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文余 沈常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敲响警钟[N];发展导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施韬;说说地方政府债务[N];金融时报;2004年

3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二月惊蛰[N];中国经营报;2004年

4 何勇海;地方政府债务黑洞 如何填平[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彭竹兵 李洪文;马龙: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王清江;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威胁经济安全[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李斌;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郭立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务之急[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郭立场;地方政府债务事关和谐社会大局[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肖亮;地方政府发债方案已呈国务院[N];江苏经济报;2008年



本文编号:852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852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1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