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阳光私募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5:26

  本文关键词:我国阳光私募发展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阳光私募基金 法律监管 发展路径


【摘要】:近几年“阳光私募”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一种重要的新型投资工具。从目前的国内的研究来看,重点是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而对私募证券基金的研究较少,还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很多创新面临制度上的约束,同时必然存在诸多问题。合规合法化的发展阳光私募基金,不仅可以丰富市场投资品种多样性,改变市场的竞争格局,还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满足国内高净值投资者的增值需求,对我国证券市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在行业内若干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主要通过七个方面对阳光私募情况进行具体阐述。首先简单介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阳光私募的概念,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进程,介绍阳光私募基金行业现状,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发行情况、投资顾问情况、业绩情况、投资策略、发行与认购、运作模式等。接下来考察了国内外法律监管情况,包括我国阳光私募法律监管情况,以及美国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私募基金监管做了简要介绍。文章的第五部分重点讲述我国阳光私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涉及信息透明度低、风控不到位、各方的违规情况以及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六章用来探讨阳光私募发展的困境与瓶颈,最后就我国阳光私募的发展提出发展建议,主要包括立法定规,将“阳光私募”的整体运行都纳入到法律监管范围内,同时就阳光私募基金自身的发展提出制度创新、投资多样化等建议。
【关键词】:阳光私募基金 法律监管 发展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选题背景9
  • 1.2 选题意义9
  •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9-10
  • 1.3.1 本文的创新点9-10
  • 1.3.2 不足之处10
  • 1.4 研究结构与内容10-12
  • 第二章 阳光私募概述12-15
  • 2.1 私募基金定义12
  • 2.2 私募股权基金概述12-13
  • 2.3 阳光私募基金概述13-15
  • 2.3.1 阳光私募基金含义13
  • 2.3.2 阳光私募基金类型13
  • 2.3.3 阳光私募基金特点13-15
  • 第三章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与现状15-25
  • 3.1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进程15-16
  • 3.1.1 萌芽阶段(1993年-1995年)15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96年-1998年)15
  • 3.1.3 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2001年)15-16
  • 3.1.4 分化整合阶段(2002年-2005年)16
  • 3.1.5 黄金阶段(2006年至今)16
  • 3.2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现状16-25
  • 3.2.1 产品发行情况16-18
  • 3.2.2 投资顾问情况18-19
  • 3.2.3 投资业绩概述19-20
  • 3.2.4 投资操作策略20-23
  • 3.2.5 阳光私募基金的发行与审批23
  • 3.2.6 运作模式概述23-25
  • 第四章 阳光私募的监管:国内外比较研究25-31
  • 4.1 我国阳光私募法律监管情况25-27
  • 4.1.1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法律性质25
  • 4.1.2 法律监管主体与内容25-27
  • 4.1.3 局限与漏洞27
  • 4.2 美国私募基金法律监管情况27-29
  • 4.2.1 对投资者资格的限定28
  • 4.2.2 私募基金设立28
  • 4.2.3 公开发行限制28-29
  • 4.2.4 较宽松的信息披露制度29
  • 4.3 英国私募基金法律监管情况29-31
  • 第五章 我国阳光私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31-37
  • 5.1 信息透明度低31
  • 5.2 风险控制不到位31-32
  • 5.3 各方存在诸多违规32-34
  • 5.3.1 销售方存在诸多违规33
  • 5.3.2 信托公司违规操作33
  • 5.3.3 预警线形同虚设33-34
  • 5.3.4 投资顾问操纵市场34
  • 5.4 监管体系不完善34-36
  • 5.4.1 监管机构不明确34-35
  • 5.4.2 成立审批问题35
  • 5.4.3 投资门槛问题35
  • 5.4.4 证券从业资质问题35-36
  • 5.5 伞形信托的杠杆风险36-37
  • 第六章 阳光私募发展的困境与瓶颈37-43
  • 6.1 法律监管与法律责任不明确37-38
  • 6.2 阳光私募基金创新能力弱38-39
  • 6.3 收费模式不合理39-40
  • 6.4 投资方式单一40
  • 6.5 产品发行成本过高40-41
  • 6.6 规模相对较小,无话语权41
  • 6.7 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41
  • 6.8 存在投资经理操作风险41-42
  • 6.9 外国投资者的竞争42-43
  • 第七章 我国阳光私募发展建议43-51
  • 7.1 确立合法法律地位,明确法律内容43
  • 7.2 完善监管机制43-46
  • 7.2.1 明确监管机构43-44
  • 7.2.2 确立监管方式44
  • 7.2.3 规范监管内容44-46
  • 7.3 加强私募产品发行创新46-47
  • 7.4 制定相应阳光私募产品标准47-48
  • 7.4.1 产品募集与设立标准47
  • 7.4.2 收费模式标准47
  • 7.4.3 投资方式标准47-48
  • 7.5 重点解决信息披露问题48-49
  • 7.6 重视基金管理人员的监督与培养49
  • 7.6.1 建立基金管理人资格审查制度49
  • 7.6.2 建立优胜劣汰机制49
  • 7.7 完善投资顾问内外部制衡机制49-50
  • 7.8 建立综合评价分析体系50-51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51-53
  • 8.1 结论51
  • 8.2 研究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晓江;;分级债券私募产品风光依旧?[J];卓越理财;2013年03期

2 万洁平,俞自由;私募基金的设立、运作与营销[J];商业研究;2002年13期

3 刘艳妮;张航;;走好私募融资之路[J];资本市场;2004年10期

4 胡树植;私募市场的风险分析和思考[J];特区经济;2005年06期

5 巴曙松;王文强;;私募基金运行图谱[J];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06期

6 卫战胜;彭金涛;;中国私募市场风雨兼程[J];董事会;2007年07期

7 ;蒙牛私募的思考[J];理财杂志;2008年06期

8 田雨;;揭开阳光私募基金的面纱[J];中国信用卡;2009年19期

9 彭甘霖;杨涛;葛新元;;阳光私募基金 筛选绝对收益产品[J];资本市场;2010年08期

10 丁少宁;;后金融危机时代私募基金的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夕;私募“活水”流向中小企业[N];文汇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童芬芬;设立适合私募基金发展的配套法规[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赵娟;一年500亿 债券私募凶猛[N];经济观察报;2012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曹乘瑜;私募急加仓 抢攻中级反弹[N];中国证券报;2012年

5 记者 李玲;灰色私募或慢慢淡出市场[N];深圳商报;2013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吴昊 付建利;私募开展“贴心”服务黏住客户[N];证券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唐福勇;私募二级市场基金跃跃欲试[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8 任志宏 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私募监管:约法三章为当务之急[N];东莞日报;2014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刘泉江;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私募健康发展[N];金融时报;2014年

10 王峰;亚洲市场钱潮汹涌 私募品种百花齐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京;我国私募基金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2 郗立勇;河南永基置业有限公司私募融资案例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陈璐;世纪证券私募基金PB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卢道超;房地产私募基金运营全过程影响因素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关乐;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现状分析及量化投资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孙彤;我国阳光私募发展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陈婷婷;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的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8 季辰e,

本文编号:886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886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a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