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11超日债”事件对投资者刚性兑付信念的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法

发布时间:2017-09-26 17:34

  本文关键词:“11超日债”事件对投资者刚性兑付信念的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法


  更多相关文章: 刚性兑付 信用价差 超日债事件


【摘要】:"11超日债"违约事件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第一起实质性违约事件,动摇了投资者"刚性兑付"的信念,然而其是否系统证伪了"刚性兑付"的命题仍需检验。本文采用短时窗事件研究法,以交易所公司债为样本,检验其信用价差在事件前后的变化,对超日债事件对信用债定价机制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超日债事件引起交易所公司债信用价差显著增大,但是在经济意义上并不显著;(2)民营企业公司债信用价差增加值大于国营企业公司债信用价差增加值,(3)高收益公司债信用价差增加值大于低收益公司债信用价差增加值。研究结果说明"11超日债"事件仅形成了信用债定价在高低收益、不同发行人背景和市场间的分化,在信用债定价中"刚性兑付"信念仍广泛存在,尚未对市场形成根本性影响。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银行金融市场部;
【关键词】刚性兑付 信用价差 超日债事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3169)的资助
【分类号】:F832.51;F275
【正文快照】: 引言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刚性兑付现象,从债券、银行理财产品到信托计划都存在刚性兑付问题。近年来,由于发债主体经营出现问题、财务链条断裂等原因,我国债券市场发生了多起信用风险事件,但是政府为避免债券违约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而出面干预,在政府主导下,违约债券或者由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宗宪;郭建伟;孙克;;企业债的信用价差及其动态过程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2 周荣喜;王永超;王先良;杜思楠;;我国不同行业企业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8期

3 林晚发;李国平;王海妹;刘蕾;;分析师预测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J];会计研究;2013年08期

4 刘善存;牛伟宁;周荣喜;;基于SV模型的我国债券信用价差动态过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5 刘国光,王慧敏;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和国债收益率动态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江乾坤;;公司债券“信用价差之谜”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02期

7 程文卫;;通货膨胀对固定收益证券到期收益率和信用利差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兴;解文增;余文龙;;中国公司债利差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2 方先明;裴平;牟星;;基于风险补偿的企业债券定价研究[J];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3 胡著伟;;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利率差异化分析[J];经济经纬;2007年05期

4 周子元;邓雁;;上市公司短期融资券风险溢价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5 牛新艳;;短期融资券市场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吗?——信用利差非对称性研究[J];金融评论;2011年03期

6 高强;邹恒甫;;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信息有效性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7 孙欧;;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的优势、局限性及应注意的问题[J];交通财会;2007年03期

8 李岚;;中国短期融资券信用利差的实证研究[J];开放导报;2010年01期

9 何志刚;邵莹;;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基于次贷危机背景的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10 谢宇;;我国中期票据信用利差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宏;王园;温笑天;夏建超;;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5-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宏;李国平;林晚发;;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务融资成本——基于沪市发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岚;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决定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袁绍锋;银行间债券市场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周孝坤;东亚新兴企业债券市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纪婧;信用评级迁移风险的度量与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倩;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安全发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程文卫;通货膨胀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高岳;利率管制与发行主体偏好下企业债券风险的假说与验证[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沅帆;增信体系与债券市场发展[D];东北大学;2010年

9 崔长峰;基于债权终止风险的可违约债券定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蔡建波;中小银行债券投资决策机制与分析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银寅;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严曙光;我国短期融资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牟星;基于风险补偿的固定收益证券定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杨浩;我国中短期票据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郭益忻;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冬连;信用利差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间关系的统计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7 冯莉;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张楠;中国公司债券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谭思宁;我国企业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刘涛;城市土地储备采购决策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树成;;国债指数GARCH模型实证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胡海鹏;方兆本;;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平滑样条拟合改进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3 王安兴;解文增;余文龙;;中国公司债利差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4 王军平;;住房消费在CPI中的权重亟需提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5 陆文磊;;我国信用利差与基准利率关系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2008年10期

6 周宏;杨萌萌;李远远;;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年12期

7 贺力平;樊纲;胡嘉妮;;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谁带动谁?[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8 郭杰;洪洁瑛;;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9 朱世武,应惟伟;国债发行规模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11期

10 朱世武,陈健恒;交易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革榕;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拟合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志敏;;事件研究法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师;2013年14期

2 张旋;樊元;;基于事件研究法看证券价格反应——三聚氰胺事件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09年05期

3 张苏林;王岩;;事件研究法的改进:基于违约距离的评判[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林世雄;;“事件研究法”在并购重组中的运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6期

5 张琼;;事件研究法在我国药品降价政策评估中的应用[J];财经研究;2010年12期

6 沈海平;;基于事件研究法的A股市场股权激励效应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7 德力格尔;;会计事件研究法的研究基础评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杨柱;;事件研究法对香港股市效率的分析[J];当代港澳研究;2013年02期

9 张月飞;陈耀光;;沪深港股市有效性的检验比较——基于事件研究法[J];浙江学刊;2006年03期

10 朱永永;;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角度[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炜;郑建风;;我国限售股解禁上市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谭洪涛;蔡春;蔡利;;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平;李江洪;曾勇;;美农报告对中国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0系统工程方法在金融、投资、保险业等领域的研究[C];2014年

4 张新;祝红梅;;内幕交易的经济学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1期(总第9期)[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陈赋斌;虚假陈述赔偿宜用“事件研究法”[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程序[N];中国证券报;2002年

3 陈向民 陈斌;用事件研究法为虚假陈述"量刑[N];证券时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宏;事件研究法算法的研究与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黄素心;ST公布和ST撤销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郑重;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自愿承诺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4 江泽华;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股权激励市场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郭晓慧;中国股市的政策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宁晶;中国股市价格波动与政策事件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萧蕊霞;政策性事件对深圳A股隐性交易成本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3年

8 吴静;会计政策变更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9 史中燕;基于重组信息的股价异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10 岳洪霞;中国证券市场板块现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4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924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