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智慧取向的学习力构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20:10

  本文关键词:智慧取向的学习力构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智慧 学习力 结构


【摘要】:21世纪对于人类来说是一项挑战,因为我们再也不可能依靠前半生所获取的知识与技能来实现一劳永逸的生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爆炸性生产促使人类不得不终身学习,特别是学会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应该是教育研究的起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所面临的艰巨性任务。学习力理论研究正是顺应了当前教育研究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同时,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强调“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获得“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智慧。因此,基于二者考虑,本研究尝试在智慧取向下来建构学习力。研究以“知识——学习——智慧”为主要线索,共计五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两大核心概念“学习力”及“智慧”,以进一步明晰研究对象。第三部分讨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危机——智慧被遮蔽,并进一步指出“危机”破解之匙——转识成智。第四部分涉及转识成智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包括转识成智的内涵,以及“知识”、“智慧”、“学习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学习力构建的理论基础——转识成智的要核,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智慧取向的学习力构成,学习力基本结构包括四大要素:自主力、实践力、批判力和反思力,以及要素的含义及特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智慧 学习力 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21
  • 1.1 问题提出9-10
  • 1.1.1 学习科学的发展9
  • 1.1.2 教学实践的基本方向与总体趋势9-10
  • 1.1.3 当前学习力相关研究不足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实践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20
  • 1.3.1 学习力缘起研究11-16
  • 1.3.2 学习力内涵相关研究16-18
  • 1.3.3 学习力结构的相关研究18-20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20-21
  • 1.4.1 研究方法20
  • 1.4.2 研究思路20-21
  • 2 核心概念界定21-28
  • 2.1 学习力21-24
  • 2.1.1 学习力概念界定21-22
  • 2.1.2 相关概念辨析22-24
  • 2.2 智慧24-28
  • 2.2.1 智慧的基本内涵24-26
  • 2.2.2 智慧的基本特征26-28
  • 3 教育危机破解之匙——转识成智28-30
  • 3.1 教育危机——智慧被遮蔽28-29
  • 3.2 如何应对教育危机?——转识成智29-30
  • 4 转识成智的前提性认识30-38
  • 4.1 转识成智的基本内涵30-32
  • 4.2 学习与知识32-34
  • 4.2.1 关于学习32-33
  • 4.2.2 关于知识33
  • 4.2.3 学习与知识的纽带——经验33-34
  • 4.3 知识与智慧34-36
  • 4.3.1 知识与智慧的差异34-35
  • 4.3.2 知识与智慧的统一35-36
  • 4.4 转识成智的助推器——学习力36-38
  • 5 智慧取向的学习力要素38-53
  • 5.1 学习力构建的基础——转识成智的要核38-41
  • 5.1.1 理性的直觉38
  • 5.1.2 辩证的综合38-39
  • 5.1.3 德性的自证39-41
  • 5.2 智慧取向的学习力构成41-49
  • 5.2.1 学习自主力41-44
  • 5.2.2 学习实践力44-46
  • 5.2.3 学习批判力46-48
  • 5.2.4 学习反思力48-49
  • 5.3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49-53
  • 5.3.1 自主力是核心49-50
  • 5.3.2 实践力是基础50-51
  • 5.3.3 反思力与批判力是支持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在校科研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希林;周军铁;李苗;;论学习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Z1期

2 刘斌祥;邹亚建;;学习力结构释义[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6期

3 张声雄;;学习力引发的素质和应对的挑战[J];中国职工教育;2007年07期

4 刘红英;;学习力:学习型社会的核心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7期

5 熊杏林;;用学习力提升生产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徐广智;;在语文课堂里渗透“学习力”元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11期

7 唐积运;孙丽霞;;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谈学习型企业的创建[J];现代企业教育;2005年12期

8 ;乐知宝贝成长计划 全面提高学习力[J];启蒙(3-7岁);2012年10期

9 张彩军,闫晓芳;从建设学习型社会谈提高自我学习力的必要性[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吴勇军;企业学习力辨析[J];学术交流;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英;;关于提升组织学习力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2 范素辉;;用校长的学习力改变教师的行动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3 郭黎岩;王冰;田玲;;阅读促进儿童学习力提升的教育实验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鲜鹏;;学习力:企业的生命源泉——关于湖北盐业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战略思考[A];2004鄂盐研究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娟;党耀国;;基于灰色聚类评价的本科生学习力评价方法[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6 陈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强领导者的修炼[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任春艳;;提升学习力是领导科学发展的智慧基石[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杨惠民;;构建学习力 狠抓创新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 攀登新高峰[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C];2003年

10 王光华;;学习 借鉴 结合——浅议提高领导者的学习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苍,

本文编号:1014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014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