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青年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00:19

  本文关键词:青年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年马克思 公平 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许多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教育改革需要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引导。因此,研究马克思的教育思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国外很多学者都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在他们思想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对很多教育问题都提出来其独特地见解,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内容。马克思在其一生中的作品中都有谈到关于教育的问题,但本文只涉及其青年马克思的教育思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来阐述青年马克思的教育思想。首先,对青年马克思的生平进行介绍,并对其青年时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国外很多学者将青年马克思的时间划定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苏联的尼?伊?拉宾将其归结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初次合作。本文将其划定到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其次,文章阐述了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以及理论来源。在马克思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他批判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德性教育,柏拉图的和谐发展教育观、亚里士多德的德育以及教育的实践性,同时还吸收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教育思想。再次,关于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各个内容,文章具体介绍了人的主体性思想、主客体统一思想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等等,针对马克思教育的具体内容,文章总结了其教育内容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最后则阐述了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启示,研究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改善我国教育公平状况,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让青年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状况,学以致用,为实现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通过研究青年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分析当代中国的教育状况,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实现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不断提高人才质量,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公平 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0-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 研究背景9
  • 2.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价值意义9-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2. 国外研究现状13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14-15
  • 一、青年马克思及其世界观的转变历程15-21
  • (一)关于青年马克思的界定问题15-17
  • 1. 青年马克思的生平15-16
  • 2. 学界对青年马克思的时间界定16-17
  • 3. 本文对青年马克思的时间界定17
  • (二)青年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历程17-21
  • 1. 博士论文时期—走向黑格尔哲学17-18
  • 2. 《莱茵报》时期—对黑格尔哲学的倒戈18-19
  • 3. 克罗茨纳赫时期—受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影响19
  • 4. 《德法年鉴》时期—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19-21
  • 二、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及理论来源21-29
  • (一)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21-22
  • 1. 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21
  • 2. 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21-22
  • 3. 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形成的科技状况22
  • (二)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22-29
  • 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22-25
  • 2.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思想25
  • 3. 德国古典哲学的教育思想25-29
  • 三、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29-36
  • (一)教育是现实的历史的人的活动29-30
  • (二)实践基础上的教育主客体统一30-31
  • (三)平等的受教育权31-32
  •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2-33
  • (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33-36
  • 四、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36-39
  • (一)现实实践性36-37
  • (二)教育主客体的对象化统一性37-38
  • (三)教育公平性38-39
  • 五、青年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39-47
  • (一)高度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39-41
  • (二)在互动性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实效性41-43
  • (三)大力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发展43-45
  •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45-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立新;;论青年马克思的黑格尔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侯菊英;;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河南教育(高教);2014年09期

3 顾明远;;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宏观视野[J];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4 郭法奇;;论现代教育与教育传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白显良;黄蓉生;;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许金龙;;马克思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朱磊;;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理论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万春利;;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9 黄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10 段虹;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与其人学思想的发展[J];理论探讨;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105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105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