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情理论的道德文明建设
本文关键词:基于移情理论的道德文明建设
【摘要】:移情是人类情绪智力当中的重要部分,是可以了解他人情感、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人们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中,移情能力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提高对道德知识的认识,维护良好的道德动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移情能力的产生需要特殊的心理条件和正确的培养关键期,所以需要充分利用移情能力训练方法,从小开始进行移情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该文分析移情理论的具体内容,并且找出培养受教育者移情能力的方法,使其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获得人们的认可和接纳。
【作者单位】: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移情 品德 情感智力 训练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情理论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的价值研究》(2015SJB423)
【分类号】:B82-054
【正文快照】: 移情主要指的是对他人的情绪反应能力,也是一种可以感受他人感觉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根据移情理论指出,移情是道德行为的主要动机来源,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帮助他人或者抵制攻击等行为。通过大量资料证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即移情水平高的人会出现更多的亲社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侃;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注意汲取优秀的道德遗产[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3年01期
2 樊浩;中国特色的道德文明[J];哲学动态;1987年03期
3 张洪国;建立现代中国的道德文明与优化社会环境[J];内蒙古宣传;2000年02期
4 翁世平;简析政治文明与道德的相融互动[J];道德与文明;2002年05期
5 钱广荣;;经验与假设及其整合的历史路向——道德文明发生与发展规律的一种探讨[J];学术界;2008年02期
6 吴锋;;文明成就幸福何以可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穆春玲;;希腊神话中道德文明的演变探寻[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8 樊浩;浅论中国特色的道德文明[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9 张黎;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道德文明修养[J];道德与文明;1990年03期
10 顿占民;市场文明与道德文明的划界与归根──先验文明结构批判[J];江海学刊;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群忠;林贵长;;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市民公共道德文明[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李锐;;孔子伦理思想与当代道德文明建设[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铁路局党校 彭晓星;道德文明还需建构[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记者 颜娜;凡人善举诠释道德文明的力量[N];兰州日报;2013年
3 记者 王宝军;厍浜村道德文明建设实行“打分制”[N];嘉兴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邓尧忠邋唐太培 欧阳友忠;宁远劲吹道德文明新风[N];湖南日报;2007年
5 邓尧忠 欧阳友忠;宁远劲吹道德文明新风[N];永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孔丽频;网络新媒体积极参与道德文明建设[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陈家兴;让座如何才能成为自觉行为?[N];今日信息报;2008年
8 媒体评论员 陈雪根;来一场商业与道德文明的新启蒙[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谢地坤;从哲学高度把握道德文明建设的基本特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武志华;网络新媒体渐成传统文化推广急先锋[N];大众科技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爱芬;中国道德文明建设的瓶颈[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2 苗彩霞;传统道德文明与中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06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10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