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隐性德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7-11-24 03:17
本文关键词:移动互联时代隐性德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互联时代 隐性德育资源 网络表达 网络交流 网络素材 网络应用 网络表现
【摘要】:隐性德育资源具有隐蔽性、超时空性、全方位性、渗透性等特点,由于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发展,当下德育可以利用的隐性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技术设备先进、信息反馈及时、信息交流顺畅和资源获取便利等方面。移动互联时代德育的隐性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学生思想动态、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平台、教学成果、教育任务等方面,对相关资源的合理发掘和利用,可以更好地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德育资源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德育资源是指现成的既有的各种教育资源,隐性德育资源是指由各种环境造就的广泛分布于各个方面对德育有推动性的教育资源。时代环境是造就隐性教育资源的重要因素,因此隐性德育资源可以结合时代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发掘和利用。随着信息消费成为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秀雄;试论隐性德育及德育课程改革[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周岳;;隐性德育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薛莉;;学校隐性德育及其特点探微[J];中国德育;2006年10期
4 吴永华;;浅析隐性德育课程在实践中的夭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5 吉立春;杨亮;;浅谈校园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年01期
6 孙林;张凯斌;;关于高校隐性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7 李月玺;;学校隐性德育实施的理论基础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陈明醒;;论新时代背景下隐性德育的实现途径[J];成功(教育);2011年16期
9 邓向群;周围;于斌;;略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区别[J];当代教育论坛;2013年03期
10 龚丽;;中英隐性德育方式比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丽娜;素质教育条件下的隐性德育课程开发[D];广州大学;2007年
2 潘杰;班级组织隐性德育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2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22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