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学凡》中看耶稣会教育理念损益及原因
本文关键词:从《西学凡》中看耶稣会教育理念损益及原因
【摘要】:16—17世纪,西方教育开始传入中国。作为导入西方教育的先锋,利玛窦、范礼安、艾儒略等耶稣会传教士零星地介绍了当时盛行于西方的耶稣会教育,内容包括耶稣会学校建制、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艾儒略所著《西学凡》一书集中介绍了西学六科,反映了耶稣会教育理念。同时,为更好地传播西学,艾氏在译著过程中,融合了东方文化,顾及到当时社会现状。通过《西学凡》的刊印及传播,西方教育的知识分类体系与课程设置体系传入了中国。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明朝末年,耶稣教会士来到中国,大力推进传播天主教事业。“遂采用学术传教的方式向明末中国士大夫阶层传授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它一些世俗文化知识,从而揭开了西方文化大规模导入中国的历史序幕”[1]。然而在这一浪潮中,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除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农;;“西来孔子”——艾儒略中文著述与传教工作考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刘燕燕;福建开教第一人——"西来孔子"艾儒略[J];管理与财富;2005年02期
3 肖朗;近代西方教育导入中国之探源──艾儒略与明末西方教育的导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骥晨;;从《西学凡》中看耶稣会教育理念损益及原因[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2 吴戈;;《西学凡》与西方大学教育体系的较早传入[J];江苏高教;2016年01期
3 谢辉;;梵蒂冈图书馆藏艾儒略著作二种版本考略[J];国际汉学;2015年03期
4 陈山榜;习斋:中国新教育之开端——论习斋的历史定位兼谈中国教育史的改写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瑰琦;明末天主教杭州开教与活动考述[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眭依凡;简论教育理念[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08期
2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3 王志明;关于教育理念的两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1年04期
4 邱正卫;关于教育理念的再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刘霞;孙卫东;;教育理念的更新是素质教育的关键[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张楚廷;影响教育理念的根本问题之一——艺术优先于科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7 康宁;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J];教育导刊;2003年11期
8 姬绪进;教育理念的反思与重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S1期
9 李连英;教育理念新探[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10 赫连华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湖南经纬实验学校课题组;罗桂生;李克武;佘美君;;“三化”教育理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艾永寿;;新教育理念主导下使用九义化学新教材[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陈克瑜;;教育的人性化与人性化的教育——对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关系的哲学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郭永平;;现代教育理念对学校和教师的新要求[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陈东;;让孩子做回自己,需要我们的努力[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王露;;《大学》育人之道及其对我国高校教育理念的推进[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张光正;;大学校长在教育理念推展所扮演之角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素平;;如何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宫玉柱;;面向未来 为生命奠基[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 徐梅;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4年
2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校长 李震;教育理念:概念、特点和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陈 欢;广告教育理念的转变[N];中华新闻报;2004年
4 李宏伟 (作者单位:福州指挥学院);确立现代教育理念[N];人民武警;2007年
5 陈雍君;成功的“狼爸” 缺失的教育理念[N];科技日报;2011年
6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 赵艳婷;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N];山西党校报;2012年
7 闻玉梅(上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教育理念科研机制制约大师出现[N];组织人事报;2012年
8 记者 李小龙;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N];商洛日报;2013年
9 倪祥保;上古学校名称演变与教育理念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海南州第一高级中学 胡葵花;课改中教师应构建的新教育理念[N];海南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许金龙;论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教育理念[D];辽宁大学;2014年
3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敏;教育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大学;2010年
2 木冬冬;基于现代特殊教育理念的特殊教育学校文化评估量表编制与初步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翟丛生;华裔父母在美国:中美教育理念的冲突与融合[D];渤海大学;2016年
4 宋霞;泽柳政太郎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梁爽;“少教多学”教育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白雪光;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郑晨中;高中化学教学融入综合性科学课程折射下的教育理念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8 丁子龙;从《周易·蒙卦》教育理念看当今“虎妈猫爸”教育模式之得失[D];鲁东大学;2016年
9 华丽英;基于差异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随堂卡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10 裴香花;延边朝鲜族家庭教育理念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6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22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