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及其结构
本文关键词:传播学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及其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霍夫兰说服实验 思想政治教育者 可信度 结构
【摘要】:传播学实验表明,传达者的可信度推动即时传播效果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是这一过程的传播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维度包含专业性、可依赖性及意图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结构。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性活动,“无论是其学科结构和研究对象,还是从其过程要素和教育目的,抑或是从两者实现过程的构成要素来看,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1]。因此,把传播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娟娟;;思想政治教育者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及途径探析[J];传承;2011年05期
2 郭毅然;;教育者权威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J];学术交流;2010年10期
3 王贤卿;;论传播学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1期
4 郭毅然;;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蒋雪莲;;传播学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及其结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马丽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年05期
3 赵一博;董亚超;;基于传播学受众视阈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5年12期
4 毕红梅;李婉玉;;受众理论视阈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有效性[J];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5 於天禄;马忠;;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究[J];社科纵横;2016年02期
6 王静波;;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7 潘昱霖;曹晔;;基于5个维度解读德国CHE排名的崛起[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8 祝颖;;传播学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视听;2015年03期
9 冉启兰;;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年01期
10 郑春晔;;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优化的传播学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艳玲;;近20年来教师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2期
2 程玲;;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高自身非权力影响力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11期
3 黄世虎;蔡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转变的劝说情境模式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6年06期
4 罗亚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社会心理分析[J];江汉论坛;2006年02期
5 孙其华;道德权威的变化与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追求[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6 汪金铭;;身教的心理效应[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吉锋;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及其对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2期
2 黄满忠,朱映雪;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3 刘巧梅;;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现代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高明霞;;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5 董方侠;刘静;;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履行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6 梅瑞芳;;浅析老子“无为”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示[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4期
7 李烨;;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整合分析[J];学理论;2011年01期
8 张爱萍;;认同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3期
9 陆瑶;;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J];改革与开放;2011年06期
10 秦莉萍;;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苏明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文关怀素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把关行为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4 曹秀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坤;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程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非权力影响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5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24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