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学校公民共同体与公民品质的培育

发布时间:2017-12-16 16:02

  本文关键词:学校公民共同体与公民品质的培育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共同体 学校公共生活 公民品质 公民教育


【摘要】:学校公民共同体的建构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而平等的公共生活,并通过公共生活来促进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发展学生的公民德性。在建构学校公民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警惕两条不适当的教育路径:一条是"整体主义"的教育路径,它试图以共同体的"整体目标"来压制学生的个性,损害学生的公民权责意识;第二条路径是"产业主义"的教育路径,它促使学校共同体屈从于市场与商业的逻辑,使教师成为"生产者"而学生成为"消费者",从而损害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与使命,我们有必要构筑"真正的"学校公民共同体,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共享、公共价值的沟通与对话、公共事务的协商与行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公民权责意识,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共同体精神,最终使学生成长为优良的社会公民。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江苏“2011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公民共同体不是一个松散的、自发的集合体,而是经由公民之间的公共交往、协商与行动而组成的共同体。在公民共同体中,公民之间是基于公共理性以及平等的公民身份而展开交往与行动的,公民共同体的首要特征是成员之间的公民身份的平等共享。正如约翰·罗尔斯(John Rowls)所指出

本文编号:1296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296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