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产业结构升级与各级教育发展的动态关系——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01 12:41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与各级教育发展的动态关系——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视角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力市场转变 产业结构 劳动力需求 教育


【摘要】:中国劳动力供需的变化、普通工人工资的持续上涨等将促使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又必将要求提升人力资本。各级教育的发展能否适应这一要求将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能否顺利升级。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各级教育发展的关系,发现当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时,劳动力市场对具有初中学历劳动者的需求下降,而对具有高中学历劳动者的需求明显上升;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时,劳动力市场对具有初中或高中学历劳动者的需求下降,但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需求则大幅上升。
[Abstract]:The change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and the rising wages of ordinary workers will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certainly require the upgrading of human capital.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can adapt to this requirement will directly affect whethe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 be upgraded smooth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Kore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is found wh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from labor-intensive to capital-intensive. The demand for workers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decreased, but the demand for workers with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shift from capital-intensive to technology-intensive, knowledge-intensive, labor market demand for workers with a junior or high school degree falls, demand for highly educated workers increases sharply.
【作者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基金】:2014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科研基金“产业结构升级与各级教育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1435013)
【分类号】:G40-054
【正文快照】: 学者们运用不同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进行估计,结果发现:农村可供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已经不是无限供给而是有限剩余,这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转型期。劳动力市场转型期,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会迫使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又必将要求提升劳动力素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赖俊平;张涛;罗长远;;动态干中学、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韩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2 俞天红;韩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亚太研究;1994年04期

3 蔡f ;;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赛跑[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胡放之,张艳;韩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业化模式与工资水平[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刘新玲;韩国的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J];教育与经济;1998年04期

6 金龙哲;;日本的劳动就业[J];教育与职业;1991年08期

7 陈俊勋;雷慧英;;台湾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结构[J];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02期

8 林长华;;试论台湾的劳动工资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03期

9 叶万安;台湾产业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及其效果分析(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烁星;杜玺娜;;韩国的基本教育制度及其缺陷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2 张晏榕;卢高松;;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低工资策略的经济学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陈艳莹;鲍宗客;;干中学与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内生性沉没成本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8期

4 王美艳;;《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肖林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DEA-Malmquist方法适用性研究及应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邓业建;周宇;;经济转型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7 彭冲;李春风;李玉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8 福建调查总队与漳州调查队联合课题组;林水明;蓝文志;吴红红;陆颖;江伟斌;;居民工资性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研究——以福建为例[J];调研世界;2013年06期

9 刘钧;王雅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与蔡f 先生商榷[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丁一兵;傅缨捷;曹野;;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林飞;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D];东华大学;2010年

3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希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晏榕;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姜钰;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金永花;外籍劳动力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德发;中国二板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菊侠;陕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杨学国;提高辽宁省科技创新绩效的路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8年

3 赵莉;韩国产业化与民主化分析[D];延边大学;2008年

4 廖与飞;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王建;韩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湘潭大学;2009年

6 姚兴云;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若干社会政策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宁;中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雷;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暨南大学;2012年

9 李红;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亦木;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伏玉林;;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中西部发展的激励[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2 晏宗新;董瀛飞;;集群效应、企业研发与产业升级——兼论广东的区域创新政策[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3 金万甲;韩国人口变化趋势[J];当代韩国;1997年02期

4 范若兰;亚洲“四小龙”妇女劳动参与特点[J];当代亚太;1995年04期

5 孙军;高彦彦;;全球产业链、区域工资差异与产业升级——对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个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3期

6 徐建平;韩国的劳务市场[J];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03期

7 张涛;张若雪;;人力资本与技术采用:对珠三角技术进步缓慢的一个解释[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8 服部多美子,佐藤幸夫,高建良,岳中;韩国与台湾的发展机制比较介评[J];国外财经;1999年01期

9 陈朔;冯素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3期

10 袁世升;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工资收入[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1364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64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d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