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新探索
本文关键词: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新探索 出处:《教育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改造,建立了经验自然主义。"经验"是这一理论的最高概念。杜威认为,经验是生活中的一切,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人的行动提供指导。在其哲学理论的统摄下,杜威建立了自己的价值哲学体系,推翻了逻辑实证主义反对价值的理论,颠覆了传统经验主义纯粹主观的价值理论,创建一种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价值哲学。该价值哲学调和了价值与事实、手段与目的的对立。杜威的哲学观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中,他的价值哲学也为我们思考价值教育的何去何从提供了新思路。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提升儿童价值判断,使儿童在价值判断时注意自身经验及生活情境分析,注重行动与效果的分析,这种价值论观点为价值教育提供了实践方法。
[Abstract]:Dewey reformed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established experiential naturalism. "experience" is the highest concept of this theory. Dewey believes that experience is everything in lif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trol of his philosophical theory, Dewey established his own value philosophy system and overturned the theory of logical positivism against value. It subverts the pure subjective value theory of traditional empiricism and creates a value philosophy with value judgment as its core which reconciles value and fact. The opposition between means and ends. Dewey's philosophy is embodied in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His value philosophy also provides a new way for us to think about the future of value education. The valu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wey's value philosophy promotes children's value judgment. This axiological view provid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value education by making children 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experience and life situation analysis and to the analysis of action and effe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方法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落后的传统社会向先进的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它带来各方面的嬗变,自然也带来了中国人价值观的变化。”[1]“经济上的多样化和高度自由化导致了社会生活乃至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自由化,这种多元和自由使得道德主体对于价值排序越发感到困难和无力,对于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年08期
2 赵俊芳;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的理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3 杨辛;德育:价值教育还是价值观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燕山前进第二小学[J];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10期
5 刘东丽;;论高等教育中的价值教育[J];中国教师;2010年19期
6 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01期
7 ;英国的价值教育管窥[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16期
8 李荣安;从道德角度看价值、文化和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6期
9 刘华丽;论价值教育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魏宏聚;金保华;;价值教育——一个命题的诠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覃雪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促成学生自主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郑金香;安蓉;张丽芳;张瑞;;青少年生活价值体系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萍萍;;社会工作实践中价值认同的困境——以贵阳市“关爱老人·青春行动”活动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冯瑞;;山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知与参与动机的调查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王玉春;;引领新平民教育,践行教育公平[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7 左玉霞;;“生命价值教育”的哲学对话与实践[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张文华;80后价值教育的三个环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师 周保松;什么是好,什么是坏?[N];南方周末;2010年
3 杨文生邋胡越;国际职教研培中心落户我市[N];常州日报;2008年
4 汪伟邋见习记者 张雯静;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论坛在津举办[N];天津日报;2007年
5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南大学教授 何继善;创新人才的胜任力[N];文汇报;2007年
6 王运庆;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特征基点[N];新乡日报;2006年
7 王冀;以“核心价值”指导一切[N];通信产业报;2007年
8 陈谊娜;加强中小学灾难事故心理应激教育刻不容缓[N];东方城乡报;2008年
9 黄云刚;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10 杨雄 周晓虹 吴鲁平 褚平 金国华;“新新人类”:传统与后现代之间的舞蹈[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晓茹;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宏韬;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小红;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3年
6 庄绍文;义务工作的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玉龙;疾病的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娜;我国学校教育中价值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国炜;思想品德课中的价值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斌;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向华;克里夫·贝克价值教育理论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帅忠红;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价值教育的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宁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价值结构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7 梁中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的一种导论[D];四川大学;2007年
8 熊艳;当前形势下高师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定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祁丽华;试论《孟子》人文精神及其教育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淑霞;社会工作价值的境遇化[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5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6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