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情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 2003年
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
宁团红
【摘要】: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颇负盛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以其卓越的教育实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赢得了崇高的信誉。他被认为是“前苏联教育界超群绝伦的人”,“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教育活动被认为是一项长达三十年的“教育实验”,他的著作被认为是“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的教育思想被认为是“活的教育学”。自从他1970年去世以来,各国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对他的教育著作进行了翻译、评论,而对他的教育伦理思想进行系统地研究,本文是第一次,也是一次尝试。本文旨在把教育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他的教育思想,更多地揭示他教育思想中的伦理精神。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主要论述其中的重要部分:第一,人道主义原则贯穿于他的教育伦理思想始终,是他教育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第二,在师生关系上他主张教师应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朋友、同志式的师生关系;第三,由于教育职业的特性,作为教师既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第四,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在道德教育上始终追求奉献精神;第五,教育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些思想包涵丰富的伦理精神,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0-0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桂梅;;驻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05期
2 郑建业;;我这样读苏霍姆林斯基[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05期
3 王本陆;教育伦理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课题[J];中小学管理;1998年Z1期
4 李镇西;;和苏霍姆林斯基在春天重逢[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05期
5 ;走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J];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2011年06期
6 李镇西;;我和魏书生[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年06期
7 魏群;;苏氏又摘了两朵玫瑰花[J];教育文汇;2011年07期
8 徐金国;;怎样读苏霍姆林斯基[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05期
9 张鸿;;关于教师素养的一些思考——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5期
10 肖甦;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帕甫雷什中学[J];中小学管理;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续润华;;叶圣陶与苏霍姆林斯基主体性教学思想异同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李玉芹;李康乾;;点燃希望之火,激发创造潜能[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罗艳;;送一缕阳光给他们——“特殊学生”教育的一点感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梁艳;;做一个读书的教书人——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梁艳;;做一个读书的教书人——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6 莫超英;;赏识、宽容——让差生也能自信地扬帆起航[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周维洁;;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师生情感交流点滴[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8 陆建法;;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看问题的眼睛[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周玉华;;兴趣——不可或缺的原动力[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慧;;插上翅膀 放飞希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 张克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办中心小学 郭秀英;[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闫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高万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周艳;[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鲍东明 苏令;[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清华附小副校长 窦桂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树培;珍视不可测量之物[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苗雪红;论儿童的精神成长[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7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喜海;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光;德育主体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宁团红;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颖;苏霍姆林斯基心理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倪寿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成长观及其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7 郑弋晖;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情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庆;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丹丹;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必备素养及其培养途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情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8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