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生成机制的建构
本文关键词:论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生成机制的建构 出处:《教学与管理》2015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内涵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学校内涵发展的观念有待普及、思路不够开阔、行动相对迟缓、内容比较僵化。而文化生成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文章认为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文化生成机制可从凝练学校精神文化、凸显学校环境文化、强化学校教学文化、提升学校科研文化、升华学校评价文化五个方面进行突破。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onnot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concept of school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popularized, the idea is not open enough, and the action is relatively slow. The content is relatively rigid, and cultural generation is a key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onnotation.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mechanism of culture gen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onnotation can be condensed from the school spirit culture to highlight the school environment culture. Strengthen the school teaching culture, promote the school scientific research culture, sublimate the school evaluation culture to carry on the breakthrough in five aspect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校长胜任能力模型研究”(DHA09016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追求的一种具体体现,学校文化影响着学校办学理念的确立,对学校办学目标与办学风格都有一定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切实加强学校文化生成机制的探索,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层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水准。当前,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发展问题极为重视,而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0期
2 苗锋;;依托科研,追求学校内涵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2期
3 焦建中;;培养“三型”教师 构建内涵发展的学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3期
4 吕幼夫;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尚志;李延林;杨朝晖;李海丽;;对学校“特色建设”和“多样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7期
2 周竞学;杨昌勇;石秀丽;;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对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刘耀明;熊川武;;论义务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的边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邵明;;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J];华章;2009年09期
5 熊德雅;;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的内涵意蕴及其模型构想[J];教学与管理;2011年10期
6 王熙;;以沟通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建构——基于文化动态性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7 张建雷;;新升本高等师范院校转型问题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黄遵斌;;大学文化视野中的大学内涵发展本质探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李洁明;;独立学院内涵发展中的科研建设[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3期
10 王树岩;;论中国普通高校的内涵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晓妹;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体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潮;岔河中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军;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向军;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丽萍;关注“成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洁;基础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侯乃智;小学特色化发展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丽娜;高中校园激情文化建设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仲宇;民族地区以特色促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于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昌利娜;小学教师学校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建华;;论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其创建原则[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新刚;;推进高校内涵发展的几个关键环节[J];理论学习;2006年08期
2 路荣平;;在借鉴和再造中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发展[J];理论学习;2006年10期
3 孙素丽;康敏;;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是人才[J];理论学习;2006年11期
4 范利仁;王明海;孙百鸣;;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职内涵发展模式构建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12期
5 庚强斌;;内涵发展 特色强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3期
6 胡长贵;;论高校实施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7 张维军;;试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内涵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1期
8 张立今;;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战略:资源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田素安;;教师内在动力与学校内涵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5期
10 唐建国;首珩;;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娟;;基于内涵发展的园本教师培养与培训刍议[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张延华;;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3 刘军;;制度创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平江;;注重学校内涵发展 努力提高办学质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贾晓光;;重视教育科研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6 武江鹏;;论学校内涵发展的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石彬;;立足内涵发展,全面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8 张学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内涵发展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9 樊建州;;主动内涵发展 提升办学效益[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10 傅建祥;;倡导理论创新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荣顺 赵倩;创新经营理念 促进内涵发展[N];淄博日报;2010年
2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N];延安日报;2010年
3 东北师范大学政策研究室 严蔚刚;高校内涵发展的三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3年
4 记者 武爱萍;高校教育要走内涵发展道路[N];楚雄日报(汉);2013年
5 包海霞 钱月航 实习生 吴海娇;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加快建设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N];常州日报;2013年
6 阿拉腾乌拉 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局长;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内涵发展步伐[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7 记者 徐玉婷 卫葳;特色发展 错位发展 内涵发展 为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提供人力支撑[N];雅安日报;2012年
8 句容市第二中学 邱梦标 侯红宝;积淀学校文化引领内涵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2年
9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须补“文化课”[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常州市第五中学 李振亚;学校内涵发展:在传承与创新中转型[N];江苏教育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傅笑然;“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概念的解读与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洁;基础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5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1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