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学话语的方式、结构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8-01-16 23:22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话语的方式、结构与特征 出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话语 话语方式 话语逻辑 教育学话语


【摘要】:话语,伴随语言学的发展历程逐渐为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所重视。教育学话语本身作为话语分析的主要内容,其话语主体的不同文本性的阐述也为概念的分析和理念的澄明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教育学话语是在理论角度上,主体对于教育以及教育学的主体意志的实践性表达。教育学话语的方式主要是在教育学研究领域中所出现的教育学话语的形式与内在逻辑。教育学话语的结构主要是教育学话语在不同话语方式中所普遍存在的内在的话语结构与逻辑。教育学话语具有科学性与普适性、规范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历史性等特征。
[Abstract]:Discours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n other social sciences. Pedagogical discourse itself is the main content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e different textual elaboration of its discourse subject also provide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concepts and the clarification of concepts. Pedagogical discourse is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The practical expression of the subject's will in education and pedagogy. The mode of pedagogical discourse is mainly the form and internal logic of pedagogical discourse in the field of pedagogy research. If pedagogy discourse exists in different discourse modes of the inherent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logic, pedagogy discourse is scientific and universal. Normative and practical, national an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11SSXT105)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话语”一词主要是借助于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的产物”来描述现代哲学或社会领域的话语与人类的关系。但在各个学科领域当中,对于话语的分析与阐释都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界定,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理解形式。本文主要是在教育学话语的概念分析基础上对我国教育学话语的逻辑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晓光;试谈教育学的人文属性[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2 叶巧先;认识与分析:教育学中国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3 杨宏飞,刘佳;教育学面临的几个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4 丁丽红,焦瑶光;教育学从“科学化”到“消亡”——对教育学的回顾和前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刘庆昌;;论教育学的范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王建华;;作为方法的教育学[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7 徐冬青;;观察、参与、介入:教育学方法论的演变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4期

8 洪丕熙;;制度教育家洛勃罗论“新”教育学运动[J];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01期

9 丁;教育学的困境[J];教育科学研究;1990年04期

10 张晓鹏;“教育学体系”概念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应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学依然面临“学科化”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庞守兴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顶天立地”: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伍红林;调准我们教育学的焦距和色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钟启泉;告别“罐装” 走近真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金鑫;《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建造教育学理论大厦基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6 刘旭东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提供平台:引领教育与社会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庞庆举;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珂;论教育学的人文意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晴;“教育学立场”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惠雨;论教育学话语的若干问题及未来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婷;论教育学话语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迪;无立场教育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燕敏;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雪;教育学原创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张晓东;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谈作为策略的教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婧;国外教育学著作中的范畴及其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连芳芳;吉鲁的后现代批判教育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35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35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