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人力资本质量比较分析
本文关键词: 教育人力资本质量 形成途径 差异 举措 出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武陵连片特困地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形成途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东部发达地区广东省进行比较研究,为了缩小连片特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持续拉大的现象,探求有效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式与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吸取历史发展教训的同时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的人力资本理念与措施,提出适合连片特困地区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为连片特困地区未来的扶贫攻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ing ways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l human capital in the special hardship areas of Wuling,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eastern developed reg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henomenon that economic growth continues to expand in the areas with special hardship and developed area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urgent to seek effective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models and approaches. While drawing lessons from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learn from advanced human capital concepts and measures in developed region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in the areas with special hardship, and provides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areas with special hardship.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投资对湖北省武陵山连片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项目偏号:2014B160)
【分类号】:G40-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辉;田官平;;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对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的个案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陈霞;;武陵山片区与发达地区教育投资存量比较分析——基于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3 周康;;人力资本理论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皮江红,黄育云;关于择校就学的经济学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王守龙;;强国究竟需要什么人才[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司诺;;从功能主义教育观看中学语文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张少华;曹怀信;;教育投入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5 殷红霞;罗剑朝;;高等教育家庭相对成本比较及教育投资决策行为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姚树荣;“442”企业模式——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胡孝德;;关于“人力资本”研究的几个问题[J];商业研究;2006年09期
9 赵庆波,王乐芝;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基础教育投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慧玲;刘铭;;浅谈高校素质教育中德育的创新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陶美重;强侠;;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玉];廖明华;;人力资本理论与教师专业化发展[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吴鼎鼎;;错位与链接——论西南民族地区成人教育与区域经济多维互动发展[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雁;甘肃省财政支出研析:规模、结构与绩效评价[D];兰州大学;2011年
6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黄建强;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王勇;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刘传初;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万一;人力资本结构作用和政府教育投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晶;增强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刘锦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倩;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种宗刚;高等教育家庭经济负担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林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估及预警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燕海霞;海淀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第三产业服务类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2 李秀敏;;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区域的证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年01期
4 刘纯阳;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作用的实证分析——对湖南西部贫困县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5年02期
5 沈忱;;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邦勇;傅淳;李劲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者继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云南文山广南县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田官平;湘鄂渝黔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结构改革的相关性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李茜;张亚玲;夏海勇;;江苏就业人口受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雷会宁;;对欠发达地区流出人口问题的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年07期
10 陈琦;;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多维测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树荣,张耀奇;人力资本涵义与特征论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向志强;人力资本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5期
3 王清智;论语言的经济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文艺,梁振军;关于人力资本出资的一点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江竹兵;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理论及实际运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贾维霞;构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相结合的企业所有权制度[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霍丽;试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与产权问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黄维德;上海人力资本的使用状况[J];人才开发;2002年03期
9 郑伦卉;从人力资本的特征谈人才激励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陈蔓生;;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本[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承坪;;论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国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平;张贵敏;陆静;孟春媛;;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罗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向显湖;李永焱;;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焦斌龙;;体制转轨与中国人力资本地位变迁:以公有制企业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任建华;;人力资本的完整与残缺范畴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江萍;;基于新准则的人力资本出资的会计处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黄盼盼;陶厚永;;人力资本入股的策略探究——兼论企业高管短期行为的防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萧;给人力资本出资以法律地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文力;用价值资本激励人力资本[N];经济日报;2003年
3 周天勇;农业发展与农村剩余人力资本转移的两难[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陶筠;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从企业开始[N];市场报;2002年
5 刘小东;企业生命力在于人力资本[N];安徽经济报;2006年
6 周莹邋王文彬;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三个前提[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汪蕊 作者单位 审计署广州办;人力资本与服务业比较优势相关性探析[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方竹兰;从“炒股热”看创新创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记者 俞嘉骏;各地试行人力资本入股[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王振明;人力资本需要市场化[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国防;权力结构中的微观权力与人力资本[D];南开大学;2009年
2 朱焱;人力资本财务及其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薛乃卓;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王德劲;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喻汇;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广科;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杨光明;基于节约人力资本的企业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艳华;人力资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倩;人力资本承担风险的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关亚冬;人力资本视野下公司资本制度完善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王艳;人力资本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4 崔红威;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人力资本支持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赵华峰;西部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本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薛艳梅;区域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光宇;人力资本核算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管晓荣;山东省人力资本现状、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芸;关于中国人力资本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10 郑君;人力资本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2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02094.html